本集刊創(chuàng)刊于1981年,目前已出版21輯,約每年出版1輯。該刊主要刊登長篇田野考古發(fā)掘報告、考古研究論文,以及有關科技考古的實驗報告、論文等與考古學相關的學術性、資料性論著。固定欄目有調查與發(fā)掘,研究與探索,考古與科技,變動欄目有考古學家與考古學史,國外考古,學術動態(tài)。自1981年創(chuàng)刊以來,在學界已有很大影響。自去年第21集起加入我社集刊目錄。本書共收錄17篇文章,內容涉及考古調查與發(fā)掘、專題研究、科技考古和國外考古等方面??脊耪{查與發(fā)掘簡報共計7篇,主要為東周至漢代遺址、漢唐時期墓葬、遼代墓葬,以及金代和清代壁畫墓的調查與發(fā)掘資料。論文包括對海岱地區(qū)青銅文化的格局與演進、三星堆文化與十二橋文化過渡期遺存、周廷遺妃與獻婦功、楚季寶鐘與宜昌萬福垴遺址、北京葫蘆溝墓地編年與社會演進、里耶秦簡“檢”與“署”、漢代“半啟門”圖以及嘉陵江流域石窟寺分期等方面的專題研究??萍伎脊欧矫娴恼撐闹饕且增靡氐貐^(qū)出土西周銅器金屬資源研究為中心,對西周中央王朝的金屬控制策略進行探討。本書還報道了國外考古研究的新進展,即依據中美洲圣何塞摩哥提和圣勞倫佐遺址的黑曜石工業(yè)與社會復雜化模式,探討黑曜石生產與奧爾梅克“母文化”與“姊妹文化”的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