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初版于1901年,全書四卷共八冊,選取漢字3291個,繪制插圖762幅。編者把西方的科技知識融入傳統(tǒng)的中國蒙學教育之中,并按照天文地理、山川河岳、花鳥蟲魚等分類,對漢字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堪稱一部百科全書式的中國文化字典。本書出版以后,迅速成為全國通行的小學教材,幾十年間風行海內,成為胡適、豐子愷、梁漱溟等一代精英的啟蒙教材。同時,還影響了《共和國教科書》(1912年)《國民字課圖說》(1915年)的編寫,可謂近現(xiàn)代中國語文課本的典范。但是,由于年代久遠,原版編輯也有不盡完善之處,本書存在線條及文字不清晰、頁碼錯誤、缺筆、錯字、前后頁碼標記不一致等種種訛誤數(shù)百處,此次修復一一加以核實、更正。 它是迄今為止最為精良的一個修復版本,三年來,余世存、胡赳赳和修圖師等人以此為志業(yè),方有這樣的成果;不僅有導讀,而且將導讀延展為兩本書的精講——《漢字百講》和《中國字說》,補充了現(xiàn)有語文教育的某些不足。這也是胡赳赳和余世存先生的首次通力合作。 這套書的設計,確乎是將經典進行“復刻”,既葆有經典的神髓,又有設計的美感,我們不能簡單將其理解為“新中式”,恰恰相反,那是經典在個體身上的復活和生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