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實踐到認識,又從認識到實踐
——認識論總論
一、實踐是認識論首要的基本觀點
——紙上談兵,亡身禍國
二、人類認識的兩個飛躍
——從化學元素周期表的誕生看人的認識過程
三、人類認識是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的
——認識過程“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
四、真理是一個發(fā)展過程
——黑天鵝的啟示
五、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
——不同于一切舊哲學的根本特點
結語
由個別到一般,再由一般到個別
一一認識的秩序和過程
一、人類認識的個別與一般
——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二、由認識個別到認識一般
——從小孩喊第一聲“媽媽”說起
三、由認識一般再到認識個別
——談談理論的指導作用
四、認識個別與認識一般相結合
——“個別”與“一般”相結合的生動體現
結語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黨的根本認識路線
一、一切真知灼見來自人民群眾實踐
——小崗村率先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啟示
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頂層設計
三、先當群眾的學生,后當群眾的先生
——毛澤東一生三次重大調研活動
四、善于把黨的理論路線化為群眾行動
——怎樣回答黨校學員的一個問題
五、堅持領導與群眾相結合,以獲取
正確的認識
——既不搞命令主義,也不搞尾巴主義
結語
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
——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新表述
一、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新的簡明概括
——從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及其偉大作用看“兩變”思想
二、“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
需要一定的條件
——李賀詩句“少年心事當孥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三、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
改造主觀世界
——“打鐵主不需自身硬,繡茄粵得軍綿巧
結語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興衰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一、實事求是是中國經驗的哲學總結
——從“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到延安
中央黨校校訓
二、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實事求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
三、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理論品格
——《易傳》“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思想
四、求真務實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要義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歷史教訓
結語
附錄《新大眾哲學》總目錄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