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作為生命之源,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與人類歷史文化也有不解之緣。滔滔的尼羅河哺育了古埃及文明,幼發(fā)拉底河見證了巴比倫王國的榮辱興衰,地中海成就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滾滾東流的黃河與長江則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道家、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中流砥柱,對水也有深及骨髓的偏愛。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把水視為至善之德的象征;孔子則在《論語》中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將水與中華民族深層智慧緊密聯(lián)系起來??梢哉f,水啟迪了“智者”的智慧,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文化源泉,中國“水文化”的源流才歷數(shù)千年而生生不息。也正因為如此,水利風景區(qū)的建設才更應該注重文化表達,文化雨露潤澤下的水景才能保持歷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果離開了文化源流,只堆砌一些娛樂化的缺乏文化根基的蒼白景觀,就必然流于淺薄。2006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的主題為“水與文化”,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在水日慶祝大會上說:“水不僅僅是一件商品,自人類之初,水就一直給予我們靈感,豐富我們的精神、物質、智慧和情感生活。人們日益認識到,要了解和保護水資源,就必須了解影響自然系統(tǒng)和與其發(fā)生相互作用的人類文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