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階級》是改寫法國大革命史的典范之作。不同于過往對大革命因果的探討,林恩·亨特轉而關注大革命的過程和經驗,盡力挖掘革命者的意圖及其行動邏輯?!》▏锩邩O力與過去決裂,建立新的民族共同體,由此催生了大量新言詞和新意象,構建起一種影響至今的政治文化。動蕩的革命十年里,密謀與公開的張力,在政治宣傳中若隱若現;服飾、歷法、節(jié)慶等廣泛動員民眾,使政治權力滲入日常生活;自由女神瑪麗安娜與男性巨人赫拉克勒斯作為意象,不斷競爭誰更能代表國民……亨特認為,語言、意象、儀式等象征實踐隱含著某種邏輯,不僅表達了革命者自身的利益、價值和期望,更重新構建了社會和政治關系?!『嗵剡€考察了法國各地對革命的不同接受態(tài)度,以及革命者的社會身份。她指出,新政治階級在政治事務上是新手,相對年輕,社會構成多元化,又是相對的局外人,大多在舊制度下處于邊緣而備受排擠。這一階級與新政治文化同時產生,它對新思想和新象征的回應也塑造了其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