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庠浙江理學之光(浙江大學理科發(fā)展史1897-1936)》的“國庠”取“國之上庠”的意義,即“國家的高等學府”,也可約略理解為相當于民國時期的“國立大學”。本卷所記述的這一時期,在多數時間內,浙江大學的正式名稱就是“國立浙江大學”,也即“國庠浙江”。全書記述的重點是“國立浙江大學”正式成立后的理科發(fā)展情況。理學、理科,作為科學精神的主要載體,在近代具有一般性的重要的啟蒙意義。具體到浙江大學,從1928年文理學院建立、理學主要系科正式設立開始,浙大理學就凝聚起一批名師,穩(wěn)定地展開理學高等教育活動,尤其是在其后西遷遵義、湄潭時期,浙大理學無論在人才培養(yǎng)還是科學研究方面,又均取得了若干具有國際性影響的輝煌成就。凡此種種,均堪為“理學之光”。內容上,按照學校層面和理科自身在發(fā)展中的如體制上、人事上等的若干重大變化所發(fā)生的時間節(jié)點,本卷正文分為兩大部分:(1)“前大學”階段理學課程引入高等教育機構的情況(1897—1927);(2)大學正式成立后的理科初步發(fā)展情況(1927—1936);分別定題為“光之源”“光之聚”。第一部分“光之源”中,將浙江大學前身如“求是書院”等各校發(fā)展及理學課程的情況分別介紹;第二部分“光之聚”中,則集中于國立浙江大學,分別從學校、學院、學系和教學科研、師生活動及日常生活等不同層面和側面,對此期理科發(fā)展情況予以詳細記述。此外,為完整說明浙大理科從初創(chuàng)到現今(截至2018年9月底)的發(fā)展狀況,在本卷卷首,撰有《概述》一篇,以理科自身發(fā)展脈絡為主線,將浙大理科120余年來整體發(fā)展狀況簡略敘述,以明不同歷史時期浙江大學理科機構的設置和演變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