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史書,逐年記錄事件,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到五代后周世宗顯德六年征南淮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宋神宗認為此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故定名為《資治通鑒》。《通鑒紀事本末》是將《資治通鑒》所記之事區(qū)門別目,以記事為主,詳述每一事件始末,共239事,另附66事。 柏楊窮十年之功,對上述兩部著作進行了白話譯寫,語言通俗易懂,另以“柏楊曰”闡述自己的觀點,并查證了大量資料繪制了千余幅古代地圖,標注作戰(zhàn)路線,使事件一目了然?!渡倌曜x資治通鑒》是將以上兩部巨著的內容,以少年讀資治通鑒的角度,用通鑒紀事本末的體例加以改編,整理成一部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史書。選題的體例是以朝代為軸,以歷史事件為篇章,以講故事的形式,為青少年串聯(lián)起整個歷史長河?!渡倌曜x三國鼎立/柏楊說史》講述了東漢末年群雄并起的歷史,介紹了“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歷史事件。同時,配有人物鏈接及柏楊點評,通俗易懂,發(fā)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