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中國文學四大名著譯介與傳播史
唐均|《紅樓夢》譯介世界地圖
趙長江付天軍|《紅樓夢》英譯與中國文化傳遞
郭玉梅|《紅樓夢》在法國的傳播與研究
姚軍玲|《紅樓夢》在19世紀德國的譯介和批評
程弋洋|《紅樓夢》在西班牙語世界的翻譯與評介
李錦霞孫斌|別求新聲于異邦——《紅樓夢》俄譯事業(yè)的歷時研究
宋丹|《紅樓夢》在日本的翻譯與影響研究
唐均|北歐日耳曼語《紅樓夢》迻譯巡禮
陳淑梅|跨語際文學接受的典型樣本——早期來華傳教士《三國演義》評介研究
郭昱|清末民初《三國演義》英譯研究
孫建成溫秀穎王俊義|從《水滸傳》英譯活動看中西文化交流
曹靈美唐艷芳|典籍英譯中的“中國話語”研究——以賽珍珠《水滸傳》英譯為例
陳安梅|《水滸傳》在日本的傳播
吳曉芳|《西游記》英譯史概述(1854-1949)
朱明勝范圣宇|猴王故事在美國的傳播與接受——基于對《紐約時報》猴王故事報道的分析
李萍|《西游記》在日本影視中的傳播變異分析
下編 中國文學四大名著譯介個案與特征
宋丹|日藏林語堂《紅樓夢》英譯原稿考論
王金波王燕|被忽視的第一個《紅樓夢》120回英文全譯本——邦斯爾神父《紅樓夢》英譯文簡介
郭昱|鄧羅對《三國演義》的譯介
朱振武|《三國演義》的英譯比較與典籍外譯的策略探索
彭文青|《三國演義》英譯重譯現(xiàn)象中的自我指涉
許多|譯者身份、文本選擇與傳播路徑——關于《三國演義》英譯的思考
郭昱羅選民|學術性翻譯的典范——《三國演義》羅慕士譯本的誕生與接受
王運鴻|形象學視角下的沙博理英譯《水滸傳》研究
溫秀穎|翻譯目的與登譯《水滸傳》語言文化知識誤譯
鐘再強|芻議賽珍珠英譯《水滸傳》的國外影響
董琇|賽珍珠以漢語為基礎的思維模式——談賽譯《水滸傳》
宋健飛|德譯《水滸傳》——歐洲最早、最奇、最經典的譯本
胡陳堯劉云虹|譯與變——關于《西游記》海外傳播路徑的思考
王燕|德譯《中國童話》與《西游記》學術探究
李文婷|西方修辭學認同論對英譯典籍受眾意識的觀照——以余國藩版《西游記》英文全譯本為例
劉珍珍|譯者宗教意識形態(tài)與《西游記》譯介中的文本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