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宗教知識讀物湛甘泉思想研究:以生為中心

湛甘泉思想研究:以生為中心

湛甘泉思想研究:以生為中心

定 價:¥198.00

作 者: 馬寄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159135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湛甘泉與王陽明同為明儒巨擘,然而兩人身后遭遇卻反差極大。前者宗風普被,后者則門戶凋零。隨著中國哲學研究的深入,明代思想研究進入深耕階段,本世紀初,逐漸有學人將研究觸角伸向甘泉思想。這些學人的研究無疑推進了甘泉思想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多停留于平鋪直敘,缺乏一個核心概念統(tǒng)領甘泉思想。在認真研讀甘泉文本的基礎上,作者將這一核心概念定位為“生”。在核心概念“生”統(tǒng)領下,力圖展現(xiàn)甘泉獨特的思想面貌。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追溯湛甘泉“生”思想的淵源。第二章闡述湛甘泉怎樣在“生”的視域下架構整個思想體系。第三章闡述湛甘泉的工夫論。湛甘泉工夫論可概括為“隨處體認天理”?!绑w認天理”是工夫的宗旨。在湛甘泉看來,“體認天理”只是在心中種下顆種子。種子能否發(fā)芽、茁壯成長,尚待“涵養(yǎng)”。第四章闡述湛甘泉“道統(tǒng)”說。第五章闡述湛甘泉與王陽明思想的異同。

作者簡介

  馬寄,男,1972年生于江蘇南京,2001年9月至2004年6月就讀于南京大學哲學系,獲得中國哲學碩士學位。2004年8月至閩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工作。2012年9月重新回到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中國哲學博士學位,并于2016年9月獲得博士學位。2014年7月被閩南師范大學聘為副教授,現(xiàn)主要從事宋明理學研究。在《倫理學研究》、《廣西大學學報》、《哲學門》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主持過貴州省教育廳課題基地“王陽明與湛若水哲學思想比較研究”課題(已結題)。

圖書目錄

引言1
第一章甘泉思想之源:“生生”思想與白沙“自得”之學17
第一節(jié)“自得”之學17
第二節(jié)“自得”之學的特質:“自然”29
第三節(jié)生:“心”“道”湊泊之機37
第四節(jié)白沙工夫法門的檢討44
第五節(jié)陳白沙與湛甘泉56
第二章“生生”:甘泉思想的內核68
第一節(jié)“生”:一“氣”運化69
第二節(jié)“道”:運化燮和80
第三節(jié)“心”:“知覺”下的主體93
第四節(jié)“性”:“生”之淵藪104
第五節(jié)“生”:物我渾一境界的達成122
第三章“生生”發(fā)明:甘泉工夫論143
第一節(jié)“隨處體認天理”143
第二節(jié)體證次第:即體認即涵養(yǎng)159
第三節(jié)勿忘勿助:“隨處體認天理”之具體路徑182
第四節(jié)即知即行:工夫視域下的知行觀213
第四章“生生”正脈:甘泉“道統(tǒng)”論229
第一節(jié)甘泉“道統(tǒng)”觀:“中正”229
第二節(jié)力辟慈湖261
第三節(jié)痛非老子297
第五章甘泉與陽明之間的交涉321
第一節(jié)早期交涉:共倡圣學321
第二節(jié)中期交涉:“格物”之辯326
第三節(jié)后期交涉:“必有事”與“勿忘勿助”的工夫之爭337
結語甘泉之學的辯誣、正源352
主要參考文獻362
后記37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