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訌娚鐣睦矸阵w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心理健康教育是其極為重要的工作職責之一,“協(xié)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初步排查和疏導,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培育學生理性平和、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大學生群體是關乎一個國家和民族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力量。要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以聚焦未來帶領時代的視角來看待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學生正處于個體思想體系建立的初步階段,其人生觀、價值觀容易受到不同社會思潮的沖擊,在心理上也容易產生波動而帶來相應的外在行為表現(xiàn)。隨著社會信息化高速發(fā)展與網絡時代的迅猛興起,在書籍、報刊、電視等傳統(tǒng)媒介基礎上,微博、微信、網絡直播等自媒體的新型傳播方式迅速成為人們接受信息的重要來源,甚至有時候會產生“核裂變反應式”的社會效應。大學生作為活躍的網絡社會群體之一,其心理成長過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社會、家庭、學習環(huán)境和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藝術院校大學生由于長期的藝術專業(yè)學習特性,與綜合院校大學生相比,思想更為活躍,個性更為鮮明。要做好藝術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既要遵循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規(guī)律,又應立足于藝術院校學生的特點。從“藝術思政”的思維方向考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藝術性、實效性,是廣大藝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實踐的一個視閾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