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比興美學的初始規(guī)則與史段界定
第一節(jié) 作為世界觀的“類”與比類
第二節(jié) 作為斷代史的比興美學
第一章 商周自然觀轉折與并置結構
第一節(jié) 商代神性自然觀
第二節(jié) 由神到人的自然觀轉折
第三節(jié) 并置:比興之初聲
第四節(jié) 《周易》古經中的并置結構
第二章 《周易》古經的原始比興
第一節(jié) 并置結構中的比
第二節(jié) 興:并置結構中比之虛化
第三節(jié) 受制于占筮的比興結構
第四節(jié) 原始比興之延展
第三章 比類經驗與比類思維
第一節(jié) “類”與天人之際
第二節(jié) 孔門“比德”
第三節(jié) 孟子與莊子:天人合一的兩種神秘境界
第四節(jié) 觀水:比類經驗之個案研究
第四章 《詩經》《楚辭》的比興經驗
第一節(jié) “詩言志”和孔子論“興”
第二節(jié) 《孔子詩論》“《關雎》以色喻于禮”說
第三節(jié) 《離騷》的博喻和抒情:以“比”入詩的典范
第四節(jié) 自然類比人事:屈賦“惜春悲秋”之時間意識
第五章 漢代《詩經》解釋學與比興詩學的成形
第一節(jié) 經學家解詩的基本思路
第二節(jié) 循環(huán)解釋:往返于“美刺”和“比興”之間
第三節(jié) 《離騷》被編入《詩經》解釋學之譜系
第四節(jié) 鄭玄對“賦比興”的首次定義
第六章 緣情詩對比興審美經驗的沖擊
第一節(jié) 詩歌緣情論與緣情詩
第二節(jié) 背離比興經驗:真情實感之抒發(fā)
第三節(jié) 兩漢魏晉詩歌的緣情化改造
第四節(jié) 六朝詩論家所描述的比興概念及其詩學史
第七章 物感經驗的興起與比興經驗的消解
第一節(jié) 感物緣情:緣情詩情景組織的基本模型
第二節(jié) 《古詩十九首》與物感美學的興起
第三節(jié) 魏晉感物詩的美感經驗及詩史地位
第四節(jié) 比興、物感審美經驗差異論
第八章 玄學影響下的詩體革命與比興經驗的退卻
第一節(jié) 玄言詩與詩體革命:對比興經驗的反撥
第二節(jié) 陶淵明的田園詩:自然主義與散文化
第三節(jié) 謝靈運的山水詩:直觀與審美游戲
第四節(jié) 聲色大開與比興經驗之退卻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