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書,為“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作品。 柳永(約984—約1053),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也是兩宋詞壇上創(chuàng)用詞調最多的詞人。柳永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將敷陳其事的賦法移植于詞,同時充分運用俚詞俗語,以適俗的意象、淋漓盡致的鋪敘、平淡無華的白描等獨特的藝術個性,對宋詞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著有《樂章集》。 辛棄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南宋將領、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辛棄疾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于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F存詞六百多首,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