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肇始于晚清的法治近代化之路已走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盡管人們常說革命是近現代中國的主旋律,其實法治也早已或深或淺地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只是由于種種原因,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了法治在中國近現代歷史發(fā)展中所起的以及應該起的作用。本書是一部專題式的學術隨筆集,分為彼時、那時、那人、那事(新聞出版、法學教育、立法、司法)、那案等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篇章,將中國的法治近代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觀察,并嘗試梳理其中的邏輯。本書的文字,或紀事,或寫人,自始至終都秉持學術的嚴謹,以史料為支撐,嘗試觸摸歷史的真實。因而,文字中既無風花雪夜之高雅,也沒有無病呻吟之深沉,更不做事后判官指斥前人。本書試圖在中國法治近代化的歷史河流中尋找出幾朵不該遺忘的浪花,在他人不太關注的平緩處辨析出若干潛在支流,為日漸高度體系化的歷史敘述增添一些人性化的細節(jié),豐富讀者對中國法治進程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