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廣東為了建設“文化大省”,在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書法文化方面做了許多實事,其中尤其為人所稱道的是廣東省歷代書法展覽和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覽的成功舉辦,顯示了廣東人發(fā)展書法文化的智慧和決心。嶺南書法一直以來就受到研究者的廣泛關注。20世紀30年代以來,先后涌現了一大批研究嶺南書法的專家學者,如葉恭綽、麥華三、馬小進、黃詠雩、李健兒、李仙根、冼玉清、王秋湄、馬國權、汪宗衍、陳永正、林亞杰、朱萬章等,他們或組織展覽,或編著圖錄,或鉤稽文獻,或著文論議,誕生了像葉恭綽《廣東文物》和陳永正《嶺南書法史》等一批代表論著。20世紀90年代末至21世紀初,以嶺南書法為主題的研討會相繼舉行,尤其是配合“廣東歷代書法展覽”而召開的“嶺南書學研究學術研討會”及《廣東歷代書法展覽叢書》的順利出版,更是全面展示了廣東人在整理研究鄉(xiāng)邦文獻和發(fā)展弘揚書法文化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此基礎上,書法文化的保護進一步由單一走向全面,由被動走向主動,由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