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001
第一章??新行為主義代表人物的需要思想??// 016
第一節(jié) 托爾曼的目的論 // 016
第二節(jié) 赫爾的驅力論 // 025
第三節(jié) 斯金納的誘因論 // 030
第二章??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的需要思想??// 039
第一節(jié) 自我心理學的起源與演變 // 039
第二節(jié) 哈特曼與自我心理學的建立 // 048
第三節(jié) 自我心理學的發(fā)展 // 055
第三章??精神分析客體關系學派的需要思想??// 104
第一節(jié) 精神分析客體關系學派的形成 // 104
第二節(jié) 克萊因與客體關系學派的建立 // 108
第三節(jié) 費爾貝恩的客體關系理論 // 125
第四節(jié) 溫尼科特的客體關系理論 // 130
第五節(jié) 克恩伯格的客體關系理論 // 138
第四章??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需要思想??// 147
第一節(jié) 霍妮社會文化的神經癥理論 // 148
第二節(jié) 沙利文精神醫(yī)學的人際理論 // 172
第三節(jié) 卡丁納的精神分析文化人類學 // 188
第四節(jié) 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學 // 192
第五章??存在主義精神分析學的需要思想??// 227
第一節(jié) 賓斯萬格和鮑斯的存在分析理論 // 227
第二節(jié) 弗蘭克爾的意義治療學 // 237
第三節(jié) 萊因的存在精神病學 // 246
第六章??馬爾庫塞辯證哲學精神分析的需要思想??// 265
第一節(jié) 單向度理論 // 266
第二節(jié) 愛欲解放論 // 275
第七章??皮亞杰發(fā)生認識論的需要思想??// 282
第一節(jié) 發(fā)生認識論概述 // 283
第二節(jié) 認知發(fā)展階段 // 287
第八章??馬斯洛的人本主義需要思想??// 313
第一節(jié) 需要層次論 // 314
第二節(jié) 自我實現論 // 325
第三節(jié) 高峰體驗論和存在認知 // 335
第四節(jié) 良好條件論 // 338
第九章??羅杰斯的當事人中心需要思想??// 346
第一節(jié) 性本善的人格理論 // 347
第二節(jié) 當事人中心治療 // 356
第三節(jié)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 // 363
第十章??羅洛·梅的人本存在分析需要思想??// 368
第一節(jié) 存在分析觀 // 369
第二節(jié) 存在人格觀 // 376
第三節(jié) 存在主題觀 // 380
第四節(jié) 存在心理治療 // 403
參考文獻??// 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