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古籍/國學大夏與北魏文化史論叢

大夏與北魏文化史論叢

大夏與北魏文化史論叢

定 價:¥98.00

作 者: 劉躍進,徐興無,孫少華,童嶺 編
出版社: 鳳凰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0632547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4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五胡十六國是中華文化深度交融的重要時期。2019年9月19—22日,國內(nèi)外文史學界一批中青年學者,倡議舉辦了“大夏與北魏文化史暨統(tǒng)萬城考古國際學術(shù)論壇”。來自中 國、日本共十余所高校、科研機構(gòu)的三十余名學者參加會議。本論文集就是以該論壇的參會論文為基礎(chǔ),甄別選取了十六國北朝的文史類文章十二篇,并增加美國、德國、日本等前輩 漢學家中國中古史譯作五篇綜合而成。具體來說,分為“上篇:大夏及五胡”及“下篇:北魏及北朝”。這些論文,都是對大夏、北魏以及五胡十六國文學、歷史的最XIN研究。內(nèi)容包 括文學、歷史、考古、經(jīng)學各個方面,既有個案的研究,也有宏觀思考,體現(xiàn)了當下年輕學者對文史研究的新探索。

作者簡介

  劉躍進教授,現(xiàn)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所長、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杜甫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漢魏六朝集部文獻集成”首 席專家。徐興無教授,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國古代文學。出版專著有《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構(gòu)建》《劉向評傳》。 孫少華,中國社會科學院 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文學遺產(chǎn)》編輯,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先唐文學文獻學;主持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代表性專著有:《孔叢子研究》《桓譚年譜》《孔叢子與秦漢子書 學術(shù)傳統(tǒng)》《從文獻到文本》等;先后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遺產(chǎn)》《文學評論》《文史》等雜志發(fā)表論文50余篇。 童嶺,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域外漢 籍研究所研究員、南京大學高研院兼職研究員。國家第二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曾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研究方向 為六朝隋唐時代的學術(shù)、思想與文學,中國中古經(jīng)學史、古代東亞史和域外漢籍,五胡十六國與北朝文化史,出版有《南齊時代的文學與思想》《炎鳳朔龍記——大唐帝國與東亞的中 世》等論著。

圖書目錄

大夏與北魏文化史論叢
目次
序/劉躍進徐興無(1)
上篇:大夏及五胡
論十六國夏之年號/〔日〕三崎良章撰林曉光譯(3)
大夏的出征戰(zhàn)略與重要戰(zhàn)役復原/顧濤(28)
胡義周《統(tǒng)萬城銘》的文本結(jié)構(gòu)與賦體意義/孫少華(59)
赫連夏歷史地位的再思考/徐沖(85)
統(tǒng)萬城內(nèi)的譽與毀
——劉?!盁o暇有意于中原”説的生成/童嶺(107)
匈奴遺緒:十六國時期都城的考古學比較研究/沈麗華(129)
漢趙劉淵家屬的儒學背景/〔日〕古勝隆一(161)
前燕慕容廆傳譯注/〔德〕希萊伯爾撰王樂毅譯(174)
下篇:北魏及北朝
北魏孝文帝借書考/〔日〕吉川忠夫撰童嶺譯(213)
北魏經(jīng)學制度考略/程蘇東(229)
從登國元年到皇始元年的拓跋珪/〔日〕田中一輝(251)
張淵《觀象賦》及其自注初探/〔日〕栗山雅央(287)
文本與形制的共生:北魏司馬金龍墓銘釋證/范兆飛(305)
北朝詩文知識普及初探
——以文學創(chuàng)作的程式化爲中心/〔日〕永田知之(337)
中古中國攻城戰(zhàn)法研究:以公元546年玉壁之戰(zhàn)爲例/
〔美〕和力加撰潘堯譯(352)
西魏—北周統(tǒng)治下的賜姓:一個反同化的案例/
〔美〕丁愛博撰解呈譯(368)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中的王肅/仇鹿鳴(423)
作者及譯者所屬單位一覽表(431)
編後記/孫少華童嶺(43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