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農業(yè)科學農業(yè)基礎科學市民化進程中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測度研究:以四川省為例

市民化進程中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測度研究:以四川省為例

市民化進程中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測度研究:以四川省為例

定 價:¥58.00

作 者: 鄭循剛,張社梅,李冬梅,王芳 著
出版社: 中國農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09272095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市民化進程中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測度研究:以四川省為例》首先通過回顧前人相關研究成果,梳理我國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歷史脈絡;第二,運用需求理論、公平理論架構了權益保障和公平感知的分析框架,利用期望理論和目標設置理論,建構出了“市民基準(期望值/進城目標)—公平感知度(媒介/信息反饋)—權益保障水平(效價/績效與報酬)—市民化傾向(激勵力量/滿意感與承諾)”的理論模型,厘清了權益保障、公平感知與市民化傾向的邏輯關聯(lián);第三,基于四川省不同層次城市(特大、大、中及小城市)、戶籍地(本市、省內和省外)、構成類型(農民工、失地農民、高校在校生、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yè)主)的調研數(shù)據(jù),運用AHP層次分析法、熵值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完成權益保障水平和公平感知度的度量;第四,從權益保障、公平感知的視角,對不同類別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傾向展開Logistic分析;第五,從農民工自身稟賦條件角度,研究了農民工市民化能力及其影響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結合國外模式和我國國情,提出促進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若干對策建議。

作者簡介

暫缺《市民化進程中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測度研究:以四川省為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1 問題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意義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1.3 研究目的
1.2 文獻綜述
1.2.1 農業(yè)人口轉移人口權益保障現(xiàn)狀研究
1.2.2 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水平研究
1.2.3 農業(yè)轉移人口公平感知研究
1.2.4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傾向的影響因素研究
1.2.5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政策研究
1.2.6 文獻述評
1.3 概念界定
1.3.1 農業(yè)轉移人口
1.3.2 市民化傾向
1.3.3 權益保障
1.3.4 公平感知
1.4 研究設計
1.4.1 研究內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1.4.4 技術路線
2 理論分析
2.1 理論基礎
2.1.1 需求理論
2.1.2 公平理論
2.1.3 期望理論
2.1.4 目標設定理論
2.2 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分析的邏輯框架
2.3 農業(yè)轉移人口公平感知分析的邏輯框架
2.4 權益保障、公平感知對市民化傾向影響分析的邏輯框架
2.4.1 權益保障與市民化傾向
2.4.2 公平感知與市民化傾向
2.4.3 市民化傾向的群體異質性
2.5 小結
3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歷史追溯與現(xiàn)實考察
3.1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歷史演進
3.1.1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的演變歷程
3.1.2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歷史必然
3.2 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現(xiàn)狀與時代特征
3.2.1 我國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現(xiàn)狀
3.2.2 我國農業(yè)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時代特征
3.3 存在的問題及制度成因
3.3.1 存在問題
3.3.2 政策制度原因
3.4 小結
4 樣本數(shù)據(jù)的調查與描述
4.1 調研設計
4.1.1 資料來源
4.1.2 問卷設計
4.1.3 調研區(qū)域與抽樣方法
4.2 數(shù)據(jù)的收集與整理
4.2.1 樣本的總體狀況
4.2.2 樣本的類別分布
4.3 樣本市民化相關描述
4.3.1 權益保障特征
4.3.2 公平感知特征
4.3.3 市民化傾向特征
4.4 小結
5 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水平的測度
5.1 評價指標的確定
5.1.1 物質資本指標
5.1.2 權利資本指標
5.1.3 社會資本指標
5.1.4 人力資本指標
5.2 評價模型的構建
5.2.1 等值賦權法(領域平均權法)
5.2.2 專家賦權法(德爾菲法)
5.2.3 AHP層次分析法
5.2.4 信息量權數(shù)法(變異系數(shù)法)
5.2.5 熵值法
5.2.6 因子分析法
5.2.7 組合賦權法
5.3 權益保障水平的綜合測度
5.3.1 原始數(shù)據(jù)的標準化處理
5.3.2 指標權重的確定
5.3.3 測度結果分析與討論
5.4 小結
6 農業(yè)轉移人口公平感知度的度量
6.1 度量指標的確定
6.1.1 分配公平
6.1.2 程序公平
6.1.3 互動公平
6.2 度量方法的選擇
6.2.1 主成分分析
6.2.2 離散化處理
6.3 度量結果與分析
6.3.1 度量結果描述
6.3.2 度量結果分析
6.4 小結
7 權益保障、公平感知對市民化傾向的影響分析
7.1 分析模型構建及理論假設
7.1.1 Binary Logistic模型
7.1.2 理論假設
7.2 變量設置
7.2.1 因變量
7.2.2 自變量
7.2.3 控制變量
7.3 模型回歸結果與分析
7.3.1 模型檢驗與估計
7.3.2 權益保障對市民化傾向的影響
7.3.3 公平感知對市民化傾向的影響
7.3.4 公平感知對權益保障與市民化傾向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
7.3.5 市民化傾向影響因素的類別差異
7.4 小結
8 人力資本對農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響研究
8.1 研究背景及意義
8.1.1 研究背景
8.1.2 研究意義
8.2 文獻回顧
8.2.1 概念界定
8.2.2 農民工市民化相關理論研究
8.2.3 農民工市民化的影響因素研究
8.2.4 農民工市民化能力的影響因素研究
8.2.5 文獻評述
8.3 理論基礎及研究框架構建
8.3.1 理論基礎
8.3.2 研究框架構建
8.4 成都市農民工市民化能力調查分析
8.4.1 問卷設計與調查
8.4.2 農民工人力資本調查分析
8.4.3 農民工市民化能力的調查分析
8.5 人力資本對市民化能力影響的實證分析
8.5.1 變量設計
8.5.2 SEM模型實證分析
8.5.3 實證結果分析
8.6 小結
9 結論及建議
9.1 研究結論
9.2 政策性思考與建議
9.2.1 國外模式的經驗與啟示
9.2.2 市民化能力提升的對策建議
9.2.3 市民化權益保障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1 農業(yè)轉移人口權益保障調查問卷
附錄2 農民工人力資本及市民化能力情況調查問卷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