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因民族眾多、文化豐富多樣而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的一個天然寶庫。自人類學與民族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現代學科傳入中國以來,基于云南的田野調查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云南在中國人類學與民族學學科的傳播與發(fā)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關云南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調查和研究發(fā)端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西方傳教士、專家學者、探險家以及外交官等先后進入云南,或竊繪山川險要,或記述邊地的風土民情,并以此尋求通向中國的“走廊”或通道(譬如,英國鐵路工程師兼情報官員H.R.Davies就寫過一本非常流行的書,將云南稱為“聯結印度與揚子江的鏈環(huán)”——此書已于十多年前由我和我的同事們翻譯出版)。其后,許多國內的專家學者亦相繼來到云南,與云南本土學者一道使這里的人類學與民族學學科逐漸開始發(fā)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