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脈動中國:許紀霖的50堂傳統(tǒng)文化課(精裝版)

脈動中國:許紀霖的50堂傳統(tǒng)文化課(精裝版)

脈動中國:許紀霖的50堂傳統(tǒng)文化課(精裝版)

定 價:¥88.00

作 者: 許紀霖 著
出版社: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42672278 出版時間: 2021-03-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7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為什么現(xiàn)代化發(fā)展了,傳統(tǒng)反而復興了? 認識傳統(tǒng),認識你自己,本書《脈動中國》所展示的,是一張整體性的中國文化認知地圖。 從縱向的時間脈絡來說,講的是中國文化的過去、現(xiàn)代和將來。從當下的問題意識反思中國文化的過去,從文化的傳統(tǒng)展望中華民族的未來。 從橫向的空間結構來說,提供了一個打通千年歷史、站在高處俯瞰中國文化的系統(tǒng)性框架,揭秘中國人的道德心靈秩序和社會政治秩序。 在這一張中國文化認知地圖上,全書依次有所謂“天龍八部”——甲部(核心結構“儒家”)、乙部(互補結構“儒、道、法、墨”)、丙部(信仰結構“儒、道、佛三教”)、丁部(政治結構“周秦之變與宋元之變”)、戊部(社會結構“江湖”等)、己部(總體結構“共同體”等),前有導論部(“留在我們血脈里的傳統(tǒng)”),蕞后是結論部(“中國文化的未來在哪里”)。 五千年的中國,處于同一條文化的生命線上,把握了這個民族的深層結構,也認識了你自己——作為中國人的文化基因。

作者簡介

  許紀霖,1957年生,國家圖書館“文津獎”得主,華東師范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歷史系博士生導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xiàn)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華東師范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現(xiàn)代中國與世界聯(lián)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 主要從事20世紀中國思想史與知識分子的研究,以及上海城市文化研究,著有《脈動中國:許紀霖的50堂傳統(tǒng)文化課》《安身立命:大時代中的知識人》《家國天下:現(xiàn)代中國的個人、國家與世界認同》《中國知識分子十論》等。

圖書目錄

【自序】尋找中國文化的源頭

【導論部】 留在我們血脈里的傳統(tǒng)
第1講 傳統(tǒng)文化如何成為智慧
第2講 為什么現(xiàn)代化發(fā)展了,傳統(tǒng)反而復興了
第3講 只要是文化,就能叫“傳統(tǒng)”嗎
第4講 百家爭鳴是怎么發(fā)生的

【甲部】中國文化的核心結構——儒家
第5講 為什么是孔子實現(xiàn)了中國的文明突破
第6講 君子有德,小人也有自己的道德嗎
第7講 知識分子為何是文化托命之人
第8講 為什么說孟子是成功的老師、倒霉的國師
第9講 對于同類和生命,人為何會有不忍之心
第10講 “人皆可以為堯舜”,是不是很難
第11講 為什么說兩千年來皆荀學
第12講 漢武帝為什么選擇董仲舒的儒學
第13講 “三綱說”還能老樹發(fā)新芽嗎
第14講 儒學是如何起死回生的
第15講  “存天理,滅人欲”,究竟什么意思
第16講 陽明心學是儒家的“新教改革”嗎

【乙部】中國文化的互補結構——儒、道、法、墨
第17講 為什么治世是儒家,亂世成墨家
第18講 為什么歷代統(tǒng)治者都喜歡“外儒內(nèi)法”
第19講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有合理性嗎
第20講 老子的思想為何既可敬又可怕
第21講 如何在不自由中獲得自由
第22講 怎么實現(xiàn)人生的進退平衡
第23講 為什么說魏晉士人是真正的貴族

【丙部】中國文化的信仰結構——儒、道、佛三教
第24講 為什么儒家是一種另類的宗教
第25講 既然有了儒家,為什么還要有佛教
第26講 超越生死的秘密是什么
第27講 為什么說禪宗是佛教的馬丁·路德式改革
第28講 為什么魯迅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第29講 各路神仙無所不在,誰說中國人不信教
第30講 為什么中國人對宗教是“不講信不信,只問靈不靈”

【丁部】中國文化的政治結構——周秦之變與宋元之變
第31講 封建是一個好東西嗎
第32講 儒家政治思想究竟是保守還是激進
第33講 什么是“一個合法性,兩種治理術”
第34講 為什么會從共治天下走向君主專制
第35講 為什么說“崖山之后無中國”
第36講 傳統(tǒng)中國政治的短板在哪里
第37講 究竟是察舉制好還是科舉制好

【戊部】中國文化的社會結構
第38講 中國社會講人情還是講信用
第39講 中國人際關系的秘密在哪里
第40講 傳統(tǒng)大家庭里,究竟誰說了算
第41講 精神自由?還是向上流動?
第42講 士紳對社會自治來說有多重要
第43講 儒家替誰背了重農(nóng)抑商的黑鍋
第44講 假如沒有西方的影響,中國會產(chǎn)生資本主義嗎
第45講 江湖社會的法則是怎樣的
第46講 江湖是體制外的主流社會倒影嗎

【己部】中國文化的總體結構
第47講 什么是“時間中國”:一個文明共同體
第48講 什么是“空間中國”:一個多元復合體
第49講 東與西:誰蕞后完成了中國的大一統(tǒng)
第50講 南與北:經(jīng)濟中心和政治中心為什么不同步

【結論部】 中國文化的未來在哪里

【附錄1】當中國文明遭遇西方文明(許紀霖 VS. 李筠)
【附錄2】在《奇葩說》、付費課程崛起的時代,知識分子更失落了嗎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