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一 馬克思思想形成之前奏
——以黑格爾法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知識論為例
(一)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導論”解讀
(二)馬克思哲學真理觀溯源:德國古典哲學的知識論
專題二 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
(一)為什么要堅持唯物主義
(二)重思馬克思“人化自然”概念
(三)唯物主義的當代應用:人工智能發(fā)展史上的兩個派別
專題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經濟學的首次交融
——基于《巴黎手稿》中馬克思思想創(chuàng)新的整體性考察
(一)馬克思思想內在邏輯展開路線:異化概念
(二)馬克思思想的革命性和超越性:共產主義
(三)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和實踐性: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
(四)馬克思思想的軸心:“人”的本質
專題四 馬克思唯物史觀的首次闡發(fā)
——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唯物史觀
(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實踐”為核心之新世界觀的天才萌芽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批判對象”:青年黑格爾派
(三)《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唯物史觀:“費爾巴哈章”節(jié)選解讀
專題五 《資本論》中“貨幣"的哲學綱要
(一)國內外學界對于《資本論》中“貨幣”研究的關注
(二)《資本論》中“貨幣”的哲學綱要
專題六 共產主義藍圖:《哥達綱領批判》
(一)《哥達綱領批判》的文本背景考證
(二)解讀《德國工人黨綱領批注》的四個部分
專題七 哈貝馬斯對“后現(xiàn)代"的超越
(一)“后現(xiàn)代”產生背景與內在邏輯
(二)哈貝馬斯對“現(xiàn)代性”的辯護與重構
(三)哈貝馬斯對“后現(xiàn)代”的超越
專題八 吉爾·德勒茲哲學轉向與馬克思思想的關聯(lián)性
(一)德勒茲早期思想變化:從先驗經驗主義(L'empirisme transcendental)到實踐哲學
(二)德勒茲思想成熟的標志:政治哲學轉向與馬克思的相遇
(三)德勒茲是否超越了馬克思
專題九 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主義
(一)以人民為中心的馬克思哲學
(二)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當代西方民主制的批判
(三)馬克思以人民為中心的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邏輯
專題十 當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前沿問題
——以政治哲學和經濟哲學為例
(一)政治哲學:馬克思與羅爾斯“正義”思想之比較
(二)經濟哲學:馬克思與熊彼特“創(chuàng)新”思想是否“殊途同歸”
附錄馬克思恩格斯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