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志(1988-2012)》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堅持實事求是和詳近略遠原則,客觀記述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常德市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會常德市委員會、中國民主建國會常德市委員會、中國民主促進會常德市委員會、中國農工民主黨常德市委員會、中國致公黨常德市委員會、九三學社常德市委員會和常德市工商業(yè)聯合會建立、發(fā)展歷程及其服務社會、履行職能的主要活動。因為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在常德市尚未建立組織,故不在本志記述范圍之內?!冻5率忻裰鼽h派和工商聯志(1988-2012)》記述上限為1988年,下限為2012年。為保持史實的完整性和事物發(fā)展的連續(xù)性,對部分章節(jié)內容作適當上溯下延?!冻5率忻裰鼽h派和工商聯志(1988-2012)》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以志為主。志首列概述和大事記,正文以境內建有組織的7個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分設8篇,篇序參照全國政協組成單位中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排列順序。遵從“生不立傳”原則,設“人物傳略”集中記述重要逝世人物事跡;重要的在世人物以“人物簡介”入志。志尾設附錄、編后記。根據中共中央政策方針編寫《常德市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志(1988-2012)》,有關歷史問題,按照《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精神進行處理。《常德市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志(1988-2012)》體例和行文,均按照《地方志書質量規(guī)定》《湖南省志(1978~2002)編寫行文通則》和《常德市志書編纂工作細則》執(zhí)行。組織機構名稱和入志人物職務,一律采用當時使用的稱謂。1988年4月,撤銷常德地區(qū),成立省轄常德市。原常德市改為武陵區(qū),原常德縣改為鼎城區(qū)。志書中所涉1988年11月前各民主黨派常德市委員會、常德市工商聯正式成立前的常德市組織為縣級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