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一
序言二
序言三
作者自序
縮略語
第一篇 背景和起源
第一章 前吠陀和吠陀背景
一 史前和印度河流域宗教遺產
印度宗教觀念的史前先兆
印度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宗教
印度河流域文明與此后印度宗教傳統的聯系
二 吠陀宗教傳統
吠陀文獻編年
梨俱吠陀宗教的一般特征
梨俱吠陀的祭祀
梨俱吠陀諸神
三 中期吠陀時代的宗教
祭祀法則至高無上
吠陀萬神殿的變化
中期吠陀宗教的其他方面
四 后期吠陀或奧義書宗教
森林書:過分的儀式主義開始產生反作用
奧義書:對祭司儀式主義的進一步反作用
奧義書的有神論
第二章 佛陀之前佛教觀念的根源
一 吠陀社會的異質特點
擾亂祭祀者
其他與吠陀宗教敵對的成分
二 吠陀時代的“邊緣人”問題
吠陀文明的“開拓者”性質
人類遷徙和“邊緣人”的作用
吠陀時代的“邊緣人”
三 吠陀時代的“邊緣人”群體
牟尼
耶底
耆那教徒
弗拉底耶
梵行者崇拜
林伽崇拜
四 出現新的綜合
新的綜合的需求
奧義書作為吠陀主義和沙門主義之間的紐帶
……
第二篇 三寶
第三篇 歷史
第四篇 佛教和印度文化
第五篇 衰落、消亡和復興
第六篇 附錄
參考書目
譯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