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中國磷礦資源儲量及賦存概況 2
1.1.1 中國磷礦資源儲量概況 2
1.1.2 中國磷礦賦存概況 3
1.2 中國磷礦開采現(xiàn)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5
1.2.1 磷礦開采現(xiàn)狀 5
1.2.2 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6
1.3 充填技術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 8
1.3.1 充填技術研究現(xiàn)狀 8
1.3.2 膏體充填技術發(fā)展趨勢 11
1.4 磷礦充填開采可行性及關鍵技術 14
1.4.1 磷礦充填開采可行性 14
1.4.2 磷礦充填開采關鍵技術 17
1.5 本章小結 18
第2章 磷礦條帶充填開采充填體強度設計 19
2.1 條帶充填開采 20
2.1.1 條帶充填開采概述 20
2.1.2 條帶開采研究現(xiàn)狀 20
2.2 磷礦條帶膠結充填體強度設計 26
2.2.1 充填體強度設計方法概述 26
2.2.2 條帶膠結充填體設計強度理論計算 29
2.3 磷石膏基材料的強度規(guī)律定量研究 30
2.3.1 磷石膏基材料強度因子模型建立 30
2.3.2 磷石膏基材料強度規(guī)律模型建立 33
2.4 本章小結 36
第3章 充填材料的選擇及其理化特性 37
3.1 充填材料的選擇 38
3.1.1 充填骨料 38
3.1.2 膠凝材料 46
3.1.3 外加劑 49
3.2 充填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 52
3.2.1 充填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質 52
3.2.2 充填材料的微觀特性 58
3.2.3 充填材料的化學性質 61
3.3 磷尾礦骨料級配 66
3.3.1 骨料級配理論 66
3.3.2 磷尾礦破碎骨料級配 67
3.4 磷石膏骨料改性技術 73
3.5 本章小結 75
第4章 充填材料配比優(yōu)化及作用機理 77
4.1 礦山充填材料配比優(yōu)化機理 78
4.1.1 充填材料配比優(yōu)化原則 78
4.1.2 主要測試方法 79
4.2 磷尾礦基充填材料配比優(yōu)化 81
4.2.1 磷尾礦基充填材料配比方案 81
4.2.2 配比試驗結果與分析 81
4.3 磷石膏基充填材料配比優(yōu)化 98
4.3.1 磷石膏基充填材料配比試驗方案 98
4.3.2 充填體配比試驗結果 99
4.3.3 配比試驗結果與分析 102
4.4 磷尾礦基聚合物水化反應機理 103
4.4.1 尾礦-粉煤灰-水泥水化反應機理 103
4.4.2 尾礦-粉煤灰-水泥-泵送劑水化反應機理 106
4.5 磷石膏基聚合物水化反應機理 113
4.5.1 微觀反應機理分析 113
4.5.2 水化反應機理分析 114
4.5.3 磷石膏基聚合物宏觀性能與孔結構的定量關系 115
4.6 本章小結 123
第5章 高濃度料漿大倍線管道輸送基本理論與計算 125
5.1 高濃度充填系統(tǒng)概述 126
5.2 充填料漿管流特性 129
5.2.1 流體模型 129
5.2.2 高濃度料漿的流變特性 131
5.3 兩相流輸送技術 132
5.3.1 影響水力坡度的因素分析 132
5.3.2 水力輸送參數(shù)計算 139
5.4 結構流輸送技術 145
5.4.1 影響流體阻力的因素分析 145
5.4.2 管道輸送參數(shù)計算 148
5.5 高濃度充填料漿環(huán)管試驗 150
5.5.1 環(huán)管試驗測算膏體流變參數(shù)的理論基礎 150
5.5.2 全尾砂高濃度料漿的流變特性 153
5.5.3 粗磷尾礦基高濃度料漿的流變特性 155
5.5.4 磷石膏基高濃度料漿的流變特性 161
5.6 本章小結 162
第6章 緩傾斜中厚磷礦層粗尾礦膠結充填開采實踐 165
6.1 磷礦山概況 166
6.2 粗磷尾礦膠結充填系統(tǒng) 166
6.2.1 膠結充填系統(tǒng)構成 166
6.2.2 充填系統(tǒng)的智能化設計 174
6.2.3 充填主要設備 176
6.3 緩傾斜中厚磷礦層充填采礦技術 178
6.3.1 采礦方法選擇與采場結構參數(shù)優(yōu)化 178
6.3.2 采場充填與接頂 181
6.4 本章小結 184
參考文獻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