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無線光通信與網絡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無線光電通信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特聘專家,國家973計劃首 席科學家,科學中國人2011年度人物。于1989年和1991年分別獲得清華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于1999年獲得斯蒂文斯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群“無線通信大數(shù)據(jù)基礎理論與技術研究”項目協(xié)調人和項目負責人,國家科研項目和人才計劃會評專家,SCI期刊Photonics Research、 IEEE Transactions on Signal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副編輯,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多次擔任國際學術會議技術委員會主 席。主要從事無線與拍赫茲領域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包括寬光譜無線光通信、寬帶移動通信、定位導航、智能交通、物聯(lián)網、智能感知、無線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等。在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380余篇,出版英文專著1本、中文專著1本,自2014年起連續(xù)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徐敬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浙江省“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唐仲英基金會仲英青年學者。2007年獲得暨南大學學士學位,2011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2011—2012年在基爾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研究所擔任博士后研究員。主要從事水下無線光通信與深海觀測技術研究,在光通信領域權 威SCI期刊和國際會議發(fā)表論文90余篇,并在知名國際會議上做特邀報告15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子課題1項,作為項目骨干參與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項。目前擔任SCI期刊Chinese Optics Letters的專題編輯(Topical Editor),同時擔任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Optics Letters等多個SCI期刊的審稿人。以第 一發(fā)明人身份獲得授 權美國發(fā)明專利1項、中國發(fā)明專利7項。曾獲得浙江大學校級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并在知名國際會議IEEE ICOCN 2017上獲得“青年科學家獎(Young Scientist Award)”。劉偉杰2015年獲得合肥工業(yè)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學士學位,畢業(yè)后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攻讀信息與通信工程碩士學位,并于2018年開始攻讀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在校期間連續(xù)獲得研究生優(yōu) 秀學業(yè)一等獎學金,曾獲得2016年光華獎學金,合肥工業(yè)大學校級優(yōu) 秀畢業(yè)生,2014年安徽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三等獎,2014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TI杯模擬電子系統(tǒng)設計專題邀請賽三等獎。共發(fā)表論文10余篇,其中以第 一作者身份發(fā)表SCI期刊論文2篇,EI會議論文3篇。主要研究方向為無線光通信、可見光收發(fā)機設計、數(shù)字信號處理、攝像頭通信等。杜子豪2019年獲得浙江大學海洋工程與技術學士學位,畢業(yè)后于浙江大學海洋學院攻讀海洋信息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在校期間,獲得2018年浙江大學本科生優(yōu) 秀學業(yè)一等獎學金,2018年浙江大學本科生省政府獎學金和2019年博士研究生新生獎學金。曾獲得第十一屆國際水中機器人 大賽自主視覺組冠 軍和浙江大學第 二屆大學生水下機器人設計競賽三等獎。主要研究方向為水下無線光通信中的信號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