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山有路/西葡拉美文學論文集》的書名《書山有路》,給人一種跋山涉水和苦苦追尋的感覺。這是引用詩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的前四個字,用這一格言為本集所收的三十六篇文章定性,應該說是比較中肯的。本集所收文章,均是從2015年8月在南京師范大學召開的西葡拉美文學研討會上所宣讀論文中遴選出來的。由于許多老會員和多位著述頗豐的研究者未能出席本次會議,還有幾位活躍的會員雖然與會但未能及時提交論文,這對《書山有路/西葡拉美文學論文集》來說,誠為遺珠之憾。這部論文集的文章按照國別、地域并考慮到語種分為四個板塊:論及西班牙文學的十二篇為一個板塊;論及葡萄牙的兩篇,巴西的一篇,因它們同屬葡語國家,將其歸為一個板塊;有關拉丁美洲西班牙語文學十九篇,作為一個大板塊;此外,還有兩篇涉及中國對拉美新聞報道研究和關于中譯西技巧探討的,作為一個壓軸板塊為全書殿后。書中各板塊篇目的排列原則為,同屬一個國家的論文以其所涉作品的時代先后為序,拉丁美洲地區(qū)的排列,則以國家地理位置由北向南為序。本文集的三十六位作者,多為高校的中青年教師、相關單位業(yè)務骨干,以及在讀的博士生和碩士生等。論文主要研究西葡拉美的小說和詩歌,但涉及的題材非常廣泛,既有將中西兩國古典詩作及古典詩人進行比較,也有將中拉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作品進行對比分析,既有對資深老作家再作深度探究,也有對西語文壇新秀的追尋和發(fā)掘;還有幾篇論文似乎屬于“冷門”或“偏科”,但其題材所含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令人耳目一新。不可諱言,論文集里也有極少篇章選題不夠精準,論述不夠深透,文字尚顯稚嫩,而這是任何論文集都不可避免的。但集子里的精彩之作更引人注目,從多篇論文中可以看出,這些撰稿者的現代漢語及古漢語功底深厚,文字表達曉暢,其文章的思想之深邃,文筆之犀利,視野之寬闊,知識面之廣泛,堪與前人媲美。1989年為紀念中國西葡拉美文學研究會成立十周年,本會曾編輯出版了一部論文集,題為《世界文學的奇葩——拉丁美洲文學研究》,選收之前十年的論文二十四篇,系研究會對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十年間譯介及研究拉美文學成果的總結,也是那一代學人篳路藍縷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之展示。時代在發(fā)展,研究在深入,尤其在中國經歷了三十多年急風暴雨式變革之后的寬松社會環(huán)境下,加之電腦的普及和應用,為外國文學的調研工作帶來了極大便利,在此平臺上,研究會對西葡拉美文學的譯介與認知已經上升到了一個理性高度,對兩葡拉美文學的研究也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