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萊麗·德洛納1989 年,瓦萊麗·德洛納進入按摩學校學習瑞典式按摩。雖然學到了一種很好的整體按摩技術(shù),但瓦萊麗·德洛納并沒有感覺到這種方法可以治療慢性疼痛。瓦萊麗·德洛納對一個名為神經(jīng)肌肉治療的繼續(xù)教育資格課程很好奇,因為它將肌筋膜釋放技術(shù)(一種深層組織按摩技術(shù))與扳機點結(jié)合在了一起。1991年,瓦萊麗·德洛納參加了這個課程。這個課程由哈特伍德學院的珍妮·阿蘭德(Jeanne Aland)老師教授,并且完改變了瓦萊麗·德洛納治療患者疼痛的方法。瓦萊麗·德洛納學會轉(zhuǎn)移模式之后,將其應用于解決慢性疼痛問題。在對上千例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瓦萊麗·德洛納在特拉維爾和西蒙斯的經(jīng)驗中加入了自己的觀察,并且開發(fā)了多種自助治療的方法。1999年,瓦萊麗·德洛納獲得了針灸學碩士學位,并開始專攻扳機點治療,編寫關于扳機點的書籍。譯者簡介曹春梅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清華大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運動學博士后,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獲得者。主持科技部、中央軍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等***課題5項;主持教育部、北京市、國家體育總局等部委級課題10余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科技部、國家創(chuàng)新特區(qū)、社科基金、北京市、國家體育總局課題20余項。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90余篇,擁有國家發(fā)明專利5項、專著1部、譯著3部。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shù)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清華大學“先進工作者”,清華大學“周怡春”科研獎獲得者。在2012奧運周期,為中國國家擊劍隊備戰(zhàn)做出突出貢獻?,F(xiàn)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rkplace Health Management、《體育科學》《中國體育科技》《吉林體育學院學報》等刊物論文評審專家,《體育讀者文摘》副主編,國家體育總局西部講學專家等。主要研究方向: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運動能力提升及其神經(jīng)機制、專項技術(shù)測評與訓練。劉瑞東清華大學體育部博士研究生,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訪問學者。在北京體育大學教育學院獲得學士學位,在寧波大學體育學院獲得碩士學位。在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體育科學》《體育學研究》等雜志上共發(fā)表10余篇文章。多次參加美國運動醫(yī)學學會年會、歐洲體育科學學會年會、全國體育科學大會等國內(nèi)外**學術(shù)會議。目前擔任《上海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等期刊的審稿人。主要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的理論與實踐。劉建秀清華大學運動人體科學博士研究生,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在讀期間共發(fā)表論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fā)表論文13篇,其中《體育科學》和《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等核心期刊文章5 篇,SCI、SSCI 英文期刊文章8篇。多次參加美國運動醫(yī)學年會、日本東京奧運會科報會等國際會議。參與《科學化訓練指南》的出版工作。參與國家社科基金等多項***課題的申報和實施。羽毛球、田徑、排球和板球二級裁判員。曾獲得游泳和瑜伽教練員、體能訓練師、板球教練員稱號。主要研究方向:運動促進健康的量效關系及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