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集注》十一卷,附《春秋綱領》一卷,南宋張洽撰。張洽為朱熹門人,在朱門中以精研《春秋》一經名世,《春秋集注》是朱子學派中唯一一部系統(tǒng)注解《春秋》之作,質量上乘。本書以《春秋經》為綱,選取《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及何休、服虔、杜預、范寧、孔穎達、啖助、趙匡、陸淳、孫復、胡瑗、劉敞、孫覺、程頤、蘇軾、劉絢、胡安國、許翰、呂本中、薛季宣、呂祖謙、師協(xié)、任公輔等二十余家對于春秋史實及《春秋》經意詮釋中有價值的說法,依次列于每條經文之后,以己意為之調和、折中,注解精詳,理明義精,多有前人論著所未到處。在書中,張洽遵循朱子“《春秋》直書其事”的基本思路,重視《春秋》“大義”而慎言“微言”,竭力批判“一字褒貶”及“改制”等學說。此次點校整理以宋寶祐三年(1255)臨江軍庠刻本為底本,以宋德祐元年(1275)衛(wèi)宗武華亭義塾刻本和《通志堂經解》本為通校本。書后另附以張洽本傳、歷代刻本中有價值的序跋以及《四庫提要》等內容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