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生活時尚育兒/成長嬰幼兒護理養(yǎng)育青春期女孩

養(yǎng)育青春期女孩

養(yǎng)育青春期女孩

定 價:¥69.00

作 者: 瑪麗·皮弗,薩拉·吉列姆(Sara Gilliam) 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培育女孩 親子/家教

ISBN: 9787521727913 出版時間: 2021-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為什么跨入青春期后,曾經(jīng)活潑可愛、純真乖巧的女孩會無緣無故地變得焦慮、抑郁、情緒化、產(chǎn)生厭學情緒、拒絕和家長溝通,還會偷偷地節(jié)食、暴食、酗酒、逃學、徹夜不歸,甚至有自殘、自殺的傾向呢?很多父母都認同,青春期的孩子太難管教了。作為家長,面對青春期階段的教養(yǎng)難題,大都會感到束手無策——女兒和他們的關系不再親密,而彼此間的不理解和誤解也會導致更多問題,讓他們漸行漸遠?!娥B(yǎng)育青春期女孩》的作者瑪麗·皮弗是美國知名的心理治療師,也是美國家庭治療領域的資深專家。本書于1994年首次在美國出版,它使青春期女孩所面臨的身心問題得到了社會及大眾的及時關注,成為當時青春期教養(yǎng)類的標志性作品,并引起了全美范圍的大討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旣惒┦客ㄟ^研究發(fā)現(xiàn),社會環(huán)境中“毒害少女”的文化是導致這些教養(yǎng)問題的根本原因。20世紀60年代,盡管經(jīng)歷了女權運動的革新,但無處不在的性與暴力的影響,促使少女們遠離自然的本性,甚至喪失自我。面對這種無名的痛苦,女孩們常常陷入自責或?qū)υ彝ピ购薜恼`區(qū)。五十年后的今天,盡管發(fā)生了一些積極的變化,但很多年輕女孩仍在與厭女癥、性別歧視、身份認同等問題做斗爭,而且她們比以前更加孤獨——她們更少與周圍的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包括她們的同齡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被社交平臺所取代,大部分的社交聚會都通過社交媒體來實現(xiàn)。新生代女孩比其父母一輩更容易感到抑郁或焦慮,她們敏感、脆弱,會因不良的飲食習慣、性行為、校園霸凌等問題陷入麻煩,甚至會出現(xiàn)自殺傾向。這本書能夠讓我們聽到青春期女孩真誠、真實的心聲,揭示觸目驚心的真相,讓我們看到她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與困難。此外,這本書還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倡議所有父母、老師和社會各界人士給予青春期女孩真實且有效的關心與支持,幫助她們直面人生成長階段中的艱險,成為一個勇敢自信、健康智慧的女孩。

作者簡介

  【美】瑪麗·皮弗(Mary Pipher) 美國知名臨床心理學家、家庭治療師、作家,多年來專注于研究女性、內(nèi)在創(chuàng)傷和文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并贏得了“文化治療師”的稱號。其經(jīng)典著作《養(yǎng)育青春期女孩》作為《紐約時報》暢銷書,影響了數(shù)百萬女性和家庭?!久馈克_拉·吉列姆(Sara Gilliam) 瑪麗·皮弗的女兒,美國作家、編輯和難民家庭的全球倡導者,也是前富布賴特學者和中學英語教師。此外,她還是《交換》雜志的主編——這是一本面向幼兒專業(yè)人士和教育工作者的國際雜志。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1/ 為大家敲響警鐘 (瑪麗·皮弗)
前言2/ 經(jīng)受青春期的考驗 (薩拉·吉列姆)

第1章 迎接暴風雨的小樹苗
青春期的女孩是在這場名為“變化”的颶風中被壓彎了的小樹苗。有三個因素使年輕女孩易受颶風襲擊:第一是她們的發(fā)育水平;第二是美國文化對青春期早期女孩的打壓;第三是在女孩們最需要父母支持的時候,他人卻期望她們能夠獨立于父母。

第2章 真假自我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巨大的社會文化壓力迫使女孩們分裂出虛假的自我——它來自廣告、電視、音樂和同齡人。女孩可以冒著被同伴拋棄的風險做真實的自己,也可以拒絕真實的自己,被社會所接受。在他人面前,大多數(shù)女孩都會變成她們“應該”成為的人。

第3章 內(nèi)在與外在的成長
如果女孩們有機會與外界產(chǎn)生真正的聯(lián)結(jié)——與他人談心、閱讀,或進行創(chuàng)作性活動,那么她們終將綻放。如果她們能夠與他人或自己的真實自我保持聯(lián)結(jié),她們會認為自己擁有更多幸福感,并且會在情緒、社交等方面獲得成長。她們的同理心會得到發(fā)展,會感覺自己堅不可催,會對自己的能力更有自信。

第4章 從過去到現(xiàn)在 (1959-2019)
20世紀60年代的女孩“自信”,20世紀90年代的女孩“叛逆”。到了2019年,女孩們都很“謹慎”。如今的女孩有很多合理的理由感到脆弱——經(jīng)濟條件惡劣,氣候變化的巨大的威脅,校園槍擊事件司空見慣。在過去的50年里,人們變得越來越孤獨。在20世紀70年代,每個人平均有3個親密的朋友。這個數(shù)字一直在穩(wěn)步下降,許多美國人現(xiàn)在都說自己沒有親密的朋友。

第5章 家庭的力量
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就是為生活做好準備。這意味著要教會他們批判性思維和人際相處技巧,鼓勵他們走出舒適圈,贏得困難的挑戰(zhàn),并與他們就人際關系、政治和社會如何運作進行深度對話。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們是虛弱的,他們就會變得虛弱;如果父母期待孩子們產(chǎn)生力量,就會給他們帶來力量。

第6章 母親的力量
青春期的女兒給母親的信息是最矛盾的。人們期望母親保護她們的女兒不受社會文化的傷害,即使她們是在幫助女兒適應文化環(huán)境。她們要鼓勵女兒長大成人,同時又不能讓她們受到傷害。她們要為自己的女兒兢兢業(yè)業(yè),又要鼓勵她們離開自己,尋求獨立。母親們被要求全心投入地去愛女兒,還要確切知道自己何時應該在情感上和身體上與女兒保持距離

第7章 父親的力量
如今,大多數(shù)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成為堅強勇敢的人。他們可能把堅持女性主義看得更重要,而不是對它心存恐懼。他們尊重妻子,并希望自己的女兒在未來能夠得到一樣的尊重。許多父親在體育運動中指導女兒,或在音樂、藝術或旅行方面和女兒擁有共同的熱情,他們能夠幫助女兒樹立自信并堅持真實的自我。

第8章 父母離異帶來的影響
父母離婚對青少年來說尤其艱難。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所處的成長階段,另一部分原因是青少年需要太多來自父母的能量。青少年需要父母同他們交談,監(jiān)督他們,幫助他們保持條理,并在他們沮喪時提供支持。然而,離婚后的父母通常沒有這么多精力,這會讓青少年感到巨大的喪失感——他們會覺得自己失去了父母、家庭和童年。和更小的孩子不同的是,當他們試圖表達自己的痛苦時,很可能選擇一些危險的方式。

第9章 青春期抑郁癥和自殘行為
一個經(jīng)歷著輕度的青春期痛苦的女孩可能會試圖自殺,這并不是因為她的生活整體來看很痛苦,而是因為她沖動且被動,無法正確看待當下遇到的小挫折。一些女孩自殺是因為心理創(chuàng)傷,而另一些女孩則是因為一時的困惑和困難。那些有自殺傾向的女孩需要得到不同類型的關注,但所有青春期女孩都在面對潛在的危險,必須被認真對待。

第10章 青春期焦慮癥
如今,抑郁和焦慮的女孩比現(xiàn)代歷史上任何時期都多,自殘行為也越來越普遍。事實上,網(wǎng)上有一些視頻教女孩們?nèi)绾蝹ψ约骸T谝恍┥缃蝗褐?,女孩們會競相炫耀自殘留下的嚴重傷疤。這種極具破壞性和毀滅性的行為正在通過社會關系傳播。家長、學校管理人員和醫(yī)療專業(yè)人員需要對這一現(xiàn)象有更多的認識,并在看到證據(jù)后立即采取行動。

第11章 暴食癥和厭食癥
暴食癥是年輕女性中最常見的飲食失調(diào)。對于有暴食癥的年輕女性來說,飲食、催吐和體重無情地占據(jù)了她們的生活,快樂被絕望、瘋狂和內(nèi)疚所取代。厭食癥通常在初中開始出現(xiàn),而暴食癥(即大學女生?。﹦t傾向于在青春期后期發(fā)展,很多年輕女性都是在女生聯(lián)誼會和宿舍生活中患上這種病的。厭食癥的女孩是完美主義者并且具有超強的自控力,但有暴食癥的年輕女性是沖動的,她們長期處于自我失控的狀態(tài)。

第12章 毒品與酒精的誘惑
青春期女孩經(jīng)常會感到迷茫、抑郁和焦慮,吸毒和酗酒對她們很有吸引力。酒和大麻很受歡迎,因為它們?yōu)榍啻浩谂⑻峁┝艘环N快速、簡單的讓自己感覺良好的方法。面對十幾歲的女孩時,理解她們吸毒或酗酒的背景原因是很重要的。通常,吸毒或酗酒成癮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可能會指向其他問題,比如絕望、社交焦慮、與朋友或家人的關系問題、追求成功的壓力或者負面的性體驗。女孩酗酒或吸毒的原因各不相同,必須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第13章 性和暴力的傷害
我們對青少年關于性別、同理心和性的教育方式是導致各種悲劇事件發(fā)生的原因之一。性侵犯和性騷擾不僅是個人行為,也受到諸如文化規(guī)范、大眾媒體、音樂和他人教導等因素的影響。父母需要對色情音像制品有所了解,并且需要盡早和孩子談這件事。青少年需要性教育,需要有人和他們直白地討論色情音像制品的負面影響,以及就相關的性問題進行明確的交流。

第14章 傾聽她們,理解她們
青春期的女孩是古怪的、脆弱的、善變的;她們也是堅強的、善良的、有洞察力的。所有女孩都試圖擺脫父母的束縛,同時又想和他們保持情感上的聯(lián)結(jié)。她們不斷探索,期望在實現(xiàn)自我的同時,仍然能獲得他人的愛。心理治療師相信所有青春期女孩本質(zhì)中的美和希望,重要的是要教會她們練習定心,建立和堅持自己的邊界,以及認清想法和感覺之間的區(qū)別。


第15章 讓青春之花怒放
許多堅強的女孩都有類似的經(jīng)歷:她們被同齡人孤立和排斥。她們的堅強是一種威脅,她們因為與眾不同而受到懲罰。那些沒有吸引力或者不擔憂自己外表的女孩會被嘲笑。這種孤立往往是一件幸事,因為它允許女孩發(fā)展出一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從青春期開始,被孤立的女孩往往比被別人接受的女孩更獨立、更自給自足。


第16章 在太陽和星星下茁壯成長
青春期是童年和成年之間的分界線,它既洋溢著活力,也充滿了危險。成長需要個人的勇氣和努力,也需要外界環(huán)境提供的保護和培育。幫助青春期女孩的長期計劃,將涉及深層、復雜的文化變革——重建社區(qū)意識,打擊成癮,改變教育模式,促進性別平等和減少暴力,建立一種有序、安全、包容多樣性和自治的文化。這樣女孩們就可以慢慢地、平靜地成長為一個完整、真實的人。


后記 關注孩子,陪伴成長
致謝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