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編 中國古代經濟史通論
第一章 農耕:中國經濟起源的時代
一、中國經濟文化的搖籃——黃土高原
二、中國古代經濟的底色——農耕經濟
三、農耕經濟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 禮樂:祭祀經濟的時代
一、智識文化與祭祀經濟的建立
二、封建制:祭祀經濟時代的基本社會制度
三、祭祀經濟下的市場、交通與聚落
第三章 爭戰(zhàn):多元經濟渾融的時代
一、中國古代智識與生業(yè)技術的“軸心時代”
二、社會經濟制度的巨變
三、新經濟的產生:市場、貨幣與城市
第四章 管制:“大一統(tǒng)”經濟的建立
一、秦漢時期的智識文化與生業(yè)技術
二、“編戶齊民”成為秦漢時期社會經濟制度的基本特征
三、“大一統(tǒng)”經濟的產生:交通、貨幣與鹽鐵官營
結語 “大一統(tǒng)”經濟的長期延續(xù)
一、“格物致知”:秦漢以下經濟智識的邊緣化
二、“六合之內,盡是王土”:秦漢以下產權制度的模糊性與伸縮性
三、“民不加賦而國用足”:秦漢以下專榷化的財政對市場經濟的侵蝕
……
下編 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
結語 關于中國古代經濟史研究的思考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