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東京傳讀本的創(chuàng)作轉向
第一節(jié) 山東京傳讀本的創(chuàng)作背景
一、江戶時代的文化特征
二、“文運東漸”背景與讀本中心東移
三、寬政改革與山東京傳讀本創(chuàng)作
第二節(jié) 山東京傳對讀本創(chuàng)作的探索
一、日本戲劇與中國小說結合的嘗試
二、“復仇類”讀本的定型
三、“稗史類”讀本樣式的形成
第三節(jié) 山東京傳晚年的讀本創(chuàng)作與態(tài)度
一、山東京傳的晚年態(tài)度與“和學”回歸
二、山東京傳晚年讀本創(chuàng)作的特點
小結
第二章 山東京傳讀本的中國文化元素
第一節(jié) “多用典、重考證”的讀本觀與“漢學”學統(tǒng)、“實學”學風
一、典故援引
二、考證人小說
三、“多用典、重考證”讀本觀的學術背景
第二節(jié) 貴“史”賤“虛”的讀本觀與中國史傳
一、以“傳”冠名與“擬史”意識
二、《忠臣水滸傳》“五星歸天說”與《晉書》
第三節(jié) 重“奇”讀本觀與“奇僧”形象
一、山東京傳讀本創(chuàng)作對“奇”的追求
二、山東京傳筆下的“奇僧”形象
小結
第三章 山東京傳讀本的長篇敘事
第一節(jié) 敘事結構、敘事技巧與中國章回小說
一、讀本框架特征
二、敘事技巧
第二節(jié) 章回敘事特征
一、回目的命名方式
二、段落承接語的運用
三、詩歌敘事
第三節(jié) 《曙草紙》的才子佳人小說敘事
一、《曙草紙》與《金云翹傳》的敘事比較
二、《曙草紙》所借鑒的中國才子佳人敘事模式
小結
第四章 山東京傳讀本的通俗化特征
第一節(jié) 讀本的教化方式
一、序跋對說教功能的闡發(fā)
二、詩歌的警醒作用
三、用典與議論的提示
第二節(jié) 新和漢混合文體創(chuàng)立中的白話語言
一、白話的借用
二、熟語的借用
三、比喻的借用
第三節(jié) 模式化描寫對中國古代小說的借鑒
一、人物描寫
二、打斗場面描寫
三、場景描寫
第四節(jié) 插圖的圖像敘事
一、山東京傳讀本插圖特色
二、中國白話小說插圖影響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