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規(guī)民法民法典讓青少年有智

民法典讓青少年有智

民法典讓青少年有智

定 價:¥28.00

作 者: 張力
出版社: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民法 民法學

ISBN: 9787569705423 出版時間: 2020-1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民法典讓青少年有“智”》由 “西南政法大學民法典宣講團”核心成員編寫,內(nèi)容針對性強,體現(xiàn)了趣味性、實踐性等特征。全書共三大部分:培養(yǎng)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有“智”,對未成年人子女能不能處置家庭中財產(chǎn)、父母能不能窺探子女隱私、親子關系確認、父母對未成年人子女的撫養(yǎng)監(jiān)護權、遺產(chǎn)繼承等以案例的形式進行了生動的講述,告訴青少年當自己的相關法定權利受到侵害時,如何維權;培養(yǎng)青少年在學校生活中有“智”,以案例的形式講述了不能給同學起綽號、不能侵害同學的肖像權、不能在網(wǎng)上發(fā)表不當言論、不能歧視同學等,還告訴青少年,當自己的個人信息被泄露、自己上學的權利被侵害、自己遭遇校園霸陵等,如何應對;培養(yǎng)青少年在社會生活中有“智”,以案例的形式講述了青少年如何應對出租車拒載、打短期工被騙、高空拋物、非法搜身等。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避害之術不可無。《民法典讓青少年有“智”》旨在培育青少年在家庭、學校、社會等特定環(huán)境中的守法意識、權利意識、規(guī)則意識,引導現(xiàn)代社會中青少年的行為模式和處世原則,力求全方位涵養(yǎng)青少年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作者簡介

暫缺《民法典讓青少年有智》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培養(yǎng)青少年在家庭生活中有“智”
1 未成年人能隨意處分家里的財物嗎?
2 父母能隨意將屬于未成年子女的財產(chǎn)送給其他人嗎?
3 未成年人能隨意用父母的手機中的錢給主播“打賞”嗎?
4 父母在未經(jīng)未成年子女同意的情況下能隨意窺探他們的隱私嗎?
5 子女能與父母斷絕親子關系嗎?
6 未成年子女能要求與父母確認親子關系嗎?
7 父母的監(jiān)護權在什么情況下能被撤銷?何人能擔任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
8 未成年子女能要求被撤銷監(jiān)護權的父母負擔撫養(yǎng)費嗎?
9 父母被撤銷監(jiān)護權后能重新恢復監(jiān)護權嗎?
10 未成年子女能要求尚未離婚的父母支付撫養(yǎng)費嗎?
11 未成年子女能向父母要回自己的存款嗎?
12 父母離婚時能分割他們共同出資且登記在子女名下的房產(chǎn)嗎?
13 父母離婚時,未成年子女有權決定跟哪一方一起生活嗎?
14 父母離婚后,未成年子女能向非直接撫養(yǎng)方多要撫養(yǎng)費嗎?
15 父母離婚后,未成年子女能要求非直接撫養(yǎng)方探望自己嗎?
16 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法定婚齡是多少歲?
17 非婚生子女能要求生父母給付撫養(yǎng)費嗎?
18 未成年子女的生父(或母)去世,能要求繼父(或母)撫養(yǎng)自己嗎?
19 非婚生子女能繼承生父(母)的遺產(chǎn)嗎?
20 未成年人能根據(jù)遺囑繼承遺產(chǎn)嗎?
21 未成年人立下的遺囑有效嗎?
22 父母能給未成年子女定“娃娃親”嗎?
23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后,提出損害賠償?shù)臅r間起點如何計算?
24 未成年人被收養(yǎng)的條件是什么?
25 未成年人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了解收養(yǎng)人的相關情況?
26 未成年人被收養(yǎng)后能保留原來的姓氏嗎?
27 “父債子還”合法嗎?
第二篇 培養(yǎng)青少年在學校生活中有“智”
1 能隨意給他人起綽號嗎?
2 能隨意侵害他人肖像權嗎?
3 能隨意在網(wǎng)上發(fā)表不當言論嗎?
4 能隨意歧視他人嗎?
5 學生能要求他人有償代寫作業(yè)嗎?
6 老師能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嗎?
7 學校能因學生屢次違反校規(guī)校紀對其進行開除或勸其退學嗎?
8 輔導機構能隨意將學生的個人信息泄露嗎?
9 什么是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
10 學校能強制學生購買教輔資料嗎?
11 學校能為了提高升學率而擠占學生的睡眠、休息時間嗎?
12 未成年人對自己所有的東西該如何占有、使用、收益及處分?
13 什么是善意取得?原本屬于自己的財產(chǎn)被他人善意取得,自己還能要回嗎?
14 所有權人能從遺失物的受讓人那里要回遺失物嗎?
15 所有權人能要求善意無權占有人賠償損失嗎?
16 未成年人該怎樣“見義智為”?
17 應如何看待校園霸凌?
18 何為“性騷擾”?未成年人該如何應對?
第三篇 培養(yǎng)青少年在社會生活中有“智”
1 未成年人能參加工作嗎?
2 求職時求職者需要向用人單位交押金或其他費用嗎?
3 未成年人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受限制嗎?
4 什么是合同?
5 出租車能拒載嗎?
6 什么是“好意施惠”?
7 要約與承諾對合同的訂立有什么影響?
8 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