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家港股上市公司,2020年末的市值才12億港元出頭,而其2017年至2019年間,每年的凈利潤都不低于13億港元,也沒有進行配股或供股。在2017年初,其股票對應的動態(tài)估值就只有1倍PE出頭,如果你覺得“便宜”,買入并持有,你可以每年都“回本”一次嗎?不會!三年后你會虧損約15%。這難道是“價值只會遲到,不會缺席”?如果你不死心,再多堅持一年,第四年的結果是在前三年的基礎上再虧損約28%。價值投資的主要理論基礎有:市場先生、股權思維、安全邊際、長期競爭優(yōu)勢(護城河)、能力圈。價值投資入門容易,但在實踐中,道路是曲折的。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賺的真就是假錢”?為什么說股票是一張“可作弊”債券,它通過何種方式“作弊”,以實現復利效應?為什么高ROE不代表高成長,甚至“護城河”也不意味著高成長?什么樣的上市公司,可以用較少的資本開支實現高成長?本書從投資實戰(zhàn)出發(fā),配以豐富案例,通俗易懂。筆者愿與聰明投資者一起,踏上思維進階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