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度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年會暨福建龍巖地質公園建設與旅游發(fā)展研討會”上的致辭 張朝陽
在“2019年度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年會暨福建龍巖地質公園建設與旅游發(fā)展研討會”上的致辭 吳珍漢
在“2019年度旅游地學與地質公園年會暨福建龍巖地質公園建設與旅游發(fā)展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李廷棟
第一篇 旅游地學與國家公園
研學旅行、地學旅游以及疫后旅游之我見 陳安澤
國家公園體制下的旅游地學創(chuàng)新之路 薛濱瑞 吳成基
對旅游地學研究硬核之我見 劉德謙
對“旅游地學研究硬核:學科建設問題背后的邏輯起點”文章之我見 吳成基
旅游地學新的使命——為國家公園服務 李同德
旅游崛起的新力量——旅游地學 朱虹
貴州旅游地學的困局與破局 陳明華
從旅游地學走向人居地學 李同德
第二篇 地學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
龍巖地質公園的資源特色與世界地質公園創(chuàng)建實踐 張?zhí)锶A
龍巖地質公園地質地貌特征與文化秉賦的關聯性系統(tǒng)性初探 周曉哲
梅花山花崗巖與龍巖地質公園 孫文燕 賀振宇 鄭元
北京市門頭溝區(qū)地質和人文遺跡資源及開發(fā)規(guī)劃建議 賀瑾瑞 郝春燕 李良景 等
安徽九華山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類型及其意義 章寅虎
基于旅游地學的京津冀溝域旅游協(xié)同發(fā)展研究——以天河川生態(tài)文明溝域建設為例 周盈
野三坡佛洞塔-魚谷洞景區(qū) 陳逵剛
貴州省長順潮井成因初探及旅游開發(fā)建議 陳明華 史振華 蔣良兵 等
??谑交鹕饺旱刭|公園典型熔巖隧道調查研究 董躍龍 穆海鑫 張麗儐 等
遼寧鳳城市“賽馬天鍋洞”探評的初步研究 陳詩才
第三篇 地學、文旅、研學旅游
論地質旅游對文旅融合的基礎支撐 張忠慧 張睿
對地質文化村建設的幾點思考 吳成基
旅游地學與生態(tài)文明——以建設地學文化村和觀山湖地質科技園為例 陳躍康
地學研學旅游與中國的精品地學研學旅游路線 范曉
關于資源開發(fā)與綠色發(fā)展融合的初步思考——以武隆研學產業(yè)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例 左登琴
影響當前研學旅行市場健康發(fā)展的瓶頸 章秉辰
陜西銅川陳爐古鎮(zhèn)建設地學(地質)文化旅游小鎮(zhèn)之我見 吳萍 錢志程
試述地質公園游(研)學體系的構建——以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為例 謝玲超
旅游地學的自然教育活動探討 李嫻
共享地質公園:感官障礙的解說 蔡慕貞
第四篇 地質公園建設
中國的地質公園及其主要特征 趙志中 穆海鑫 袁小虹 等
大同火山群國家地質公園建設經驗、存在問題與發(fā)展方向 盧美
延慶地質公園實踐與思考 尤寶軍 李昀倩
第五篇 其他
紀念公園地質的開拓者李四光誕辰130周年 呂金波
說一段英譯漢譯文的體會 徐年生
第六篇 論文摘要
泰寧盆地凝灰?guī)r鋯石U-Pb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 陳律 郭福生 許歡 等
丹霞地貌幾個基本問題探討 郭福生 陳留勤 嚴兆彬 等
江西石城國家地質公園地學旅游資源及其發(fā)展策略 張煒強 郭福生 陳留勤 等
國家地質公園的旅游開發(fā)研究——以四川省達古冰山國家地質公園為例 呂秋蘭
南昌市旅游用地分類及其空間演變特征 葉長盛 李莉春 李志文 等
東華理工大學基于新工科的旅游地學與規(guī)劃工程專業(yè)辦學措施探討 李志文 郭福生 葉長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