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發(fā)明宗教實出于兩個核心需求,這兩個需求綿延不絕,世俗社會至今也無法特別有效地加以應對。其一,盡管人類懷有根深蒂固的私心雜念和暴力沖動,但我們終究需要在社會群體中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其二,我們需要應對各種人生苦痛,不管是職業(yè)場上受挫失意,人際關系麻煩連連,還是痛失至愛親朋,或者垂垂老矣行將就木,人類太容易遭災受難了。上帝或許已死,然而,曾經促使我們樹立起上帝的那些迫切問題依然揮之不去,仍在要求我們拿出求解方案。一個人必定可以繼續(xù)做一名堅定的無神論者,但也可以發(fā)現(xiàn),宗教時不時還是有用的、有趣味的、有撫慰心的。各路宗教在布道講經、精進道德、營造團體精神、利用藝術和建筑、喚起信眾遠行求法、錘煉思想啟發(fā)智慧、激發(fā)人們感恩春天之美等等方面,都各有其道。即使在宗教的核心教義遭到摒棄之后,宗教的諸多具體內容仍不失其有益的意義,我們理應毫無愧色地從中汲取營養(yǎng),用以豐富教門之外的世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