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序…………………………………………………………………………李 麗 001
《太平廣記會?!飞虄丁韭N 001
《醫(yī)心方》“.”字校釋……………………………………………………譚 偉 024
古代法制文書中的反訓詞………………………………………………王啟濤 031
《樹藝篇》校讀札記………………………………………………………化振紅 072
《世說新語》及劉注中由“才”構成的幾個詞……………………………劉傳鴻 080
標點整理本《康熙字典·子集》征引辭書標點失誤舉隅………………王其和 090
古代戲曲詞語探源二則………………………………………趙家棟 殷艷冬 097
釋“都無”………………………………………………………張俊之 吳皓佳 106
敦煌契約文書特殊語詞考釋……………………………………………趙永明 110
中古筆記小說詞語考釋五則…………………………………張鵬麗 陳明富 116
《舊唐書》考誤一則………………………………………………………李明龍 127
“余且”另解………………………………………………………………黃 瓊 132
“挾色”考…………………………………………………………………崔 蘭 142
冬至說“冬節(jié)”……………………………………………………………洪曉婷 154
以服石為中心的中古醫(yī)籍詞語例釋……………………………………戚 端 161
中華本《弘明集》疏誤考論………………………………………………朱春雨 172
義疏體說明篇次原因訓釋方式的起源與發(fā)展…………………………呂玲娣 182
《敦煌歌辭總編》獻疑……………………………………………………劉曉興 193
《太平廣記》詞語札記二則………………………………………………孫詠芳 205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未詳草木字例考釋六則…………………………連燕婷 214
清代徽州合同文書詞語考釋四則………………………………………陳姍姍 221
碑刻詞語札記六則………………………………………………………李 輝 227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對《釋名》的征引及研究…………………………王 東 234
敦煌絹畫供養(yǎng)人題記格式解讀…………………………………………姚美玲 254
陳寅恪讀書札記與中古和近代漢語詞匯研究…………………………于建華 267
論《經傳釋詞》對戴震文法學的繼承與發(fā)展……………………………徐道彬 282
漢語核心詞的研究……………………………………………李 麗 張海鷗 298
域外漢籍“燕行錄”與明清漢語詞匯研究………………………………錢慧真 309
中古律部漢譯佛經的語言價值…………………………………………姜黎黎 321
試論域外漢文文獻寫本的文字學價值
..——以越南漢文燕行文獻為中心……………………………………邵天松 330
《詩經》聯綿詞與復合詞聲母結構迥異的渾沌語言觀解釋……………肖婭曼 340
淺談西南官話構式“Num+噠+Num+(個)”…………………謝佩紋 周俊勛 357
非范疇化、語法并入與漢語非結構詞匯化………………………………李 永 367
總括副詞“都”由來探究
..——兼論話題焦點標記“都”的來源…………………………………栗學英 380
清初米糧量制單位“斛”初探……………………………………………許巧云 392
試析上古漢語“遺”音變的自主非自主用法…………………高迎澤 高 丹 400
論變易與孳乳中形音義的關系
..——以章太炎《文始》為例……………………………………………朱樂川 413
《時、體、情態(tài)和傳信范疇的語法化》介評………………………………榮 景 421
略論漢語雙音同源詞的名義及判定問題………………………………李 彬 429
中古“X用”類副詞的產生與發(fā)展………………………………………王曉玉 440
試論王念孫的聯綿詞觀…………………………………………………朱圣潔 455
從計量分析看初級綜合《發(fā)展?jié)h語》《成功之路》對比研究現狀
..………………………………………………………………姜永超 王子瑩 465
對外漢語教學中英譯的增量和減量……………………………………趙 越 473
論《漢字王國》與古代漢語教學設計……………………………………董守志 486
江戶時期日本漢語教學的國別化特征…………………………………李曉鵬 491
擴大漢語國際教育開放策略研究………………………………………郜彥杰 499
文化維度視角下的中外文化差異與漢語國際推廣…………劉思琦 張 瑾 505
巧用音韻解難題…………………………………………………………張佳欣 513
附錄一:董志翹先生論著要目………………………………………………………518
附錄二:董志翹先生《七十詠懷》詩及弟子唱和篇…………………………………536
編后記……………………………………………………………………趙家棟.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