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吳曉明
志德書院
線條的可能性 陳文明
地震救援中的創(chuàng)傷輔導 付芳
從解讀中美韓關系和東亞局勢 馬忠法
經典是我們的護身符 吳勇立
騰飛書院
第三代半導體 方志來
做有智慧有溫度的人工智能研究 張文強
人文精神照亮數字化生存——兼談計算機專業(yè)教育中的通識理念 戴開宇
未來的光纖傳感網之星——分布式光纖傳感 肖倩
薄膜力學與應用 徐凡
克卿書院
十面“霾”下,我們該如何自救 白春學
我的外科人生與哲學思考 余波
醫(yī)學的走向 張俊祥
關注兒童用藥安全,呵護兒童生命健康 馬國
任重書院
東方之道與西方理論——政治學視野中的傳統(tǒng)思想 陳玉聃
談談“成于樂” 張汝倫
言盈天下——近代中國文化自信重建中的墨學復興 何愛國
文創(chuàng)與休閑先驅——論17世紀的文化巨匠李漁 楊光輝
希德書院
奮斗、機遇、物理 郝柏林
如何輕松學習做科研——從“納米催化與未來能源”談起 趙東元
用基因撥開早期歷史的迷霧 李輝
推動課堂教學革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陸昉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