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孝,是中華傳統(tǒng)道德的百善之先。在中國傳統(tǒng)“二十四孝”中,“孝治天下”的漢朝出現(xiàn)了8位大孝子,其中以丁蘭的“刻木事親”最為典型,他是“二十四孝”中唯一講述“浪子回頭”的孝道故事。丁蘭“刻木事親”的故事流傳大江南北,但丁蘭究竟是哪里人,歷史上并無明確記載,民間傳聞亦眾說紛紜,版本眾多,河南、陜西、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均有傳說。其中有傳,杭州皋亭山下的丁蘭街道就是孝子丁蘭的故鄉(xiāng),南宋人吳自牧寫的《夢粱錄》卷十四有文字記載:“丁蘭母冢,故居在艮山門外三十六里丁橋之右,母死,刻木事之如生,冢在姥山之東?!备鶕N種傳聞和少量散記,作者在研究大量史料的基礎上,結合歷史背景和歷史事件,架構了孝子丁蘭從北到南、由南返北的坎坷人生,講述丁蘭從叛逆到孝順、從小孝到大孝、從孝親到報國的心路歷程。故事蕩氣回腸,情節(jié)千折百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