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上篇:理論范式與學術脈絡
第一章 音樂民族志理論范式的塔層結構
第一節(jié) 研究范式的方法論來源及性質特征
第二節(jié) 音樂民族志范式的塔層結構
第三節(jié) 學科理論范式的塔狀整合及個體運用
第二章 音樂民族志范式發(fā)展的歷史軌跡
第一節(jié) 觀念層:從一般方法論看音樂民族志范式
第二節(jié) 學統(tǒng)層:從學科方法論看音樂民族志范式的兩個轉型期
第三節(jié) 方法層:音樂與文化綜合分析的基礎理論
第四節(jié) 學者心路:藝術切入→隨緣選擇→文化思考
第三章 音樂形態(tài)學分析、音樂學分析與民族音樂學分析——傳統(tǒng)音樂研究的不同方法論視角及其文化語境的比較
第一節(jié) 三種音樂分析范式的基本界定及其哲學層面區(qū)分
第二節(jié) 從人類學角度看三種分析范式的異同關系
第三節(jié) 根據相關范式理論進行“觀念、學統(tǒng)、方法”三層次區(qū)分
第四節(jié) 從文化語境及應用場合看三種分析范式的文化一審美觀
第四章 當代音樂民族志與闡釋學——認知民族音樂學范式
第一節(jié) 認知人類學及闡釋人類學對民族音樂學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建構認知民族音樂學一闡釋學模式的幾個理論前提
第三節(jié) 認知民族音樂學一闡釋學模式:基于現(xiàn)有認識的重新讀解
中篇:分新方法與范式類型
第五章 音樂民族志的書寫類型、表述方式及運用特征
第一節(jié) 共時性平臺、文本層次與風格類型
第二節(jié) 書寫類型及表述方式的演進過程和幾點反思
第三節(jié) 音樂民族志書寫的學術視角與文體應用
第六章 分析思維與模式概念
第一節(jié) 音樂民族志范式的方法層及其理論屬性
第二節(jié) 中國語境下的音樂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思維
第三節(jié) 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的層次和路徑
第七章 側重“語境—觀念—行為”層面的文化本位模式分析
第一節(jié) 分析模型之一:語境—語義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分析模型之二:語境—語義
第三節(jié) 分析模型之三:語義—形態(tài)
第八章 側重“方法—產品—音聲”層面的文化本位模式分析
第一節(jié) “模式分析闡述”與“文化本位模式分析法”
第二節(jié) 以表演為經緯:傳統(tǒng)音樂形態(tài)分析的五種基本范式
下篇:應用實踐與案例分析
第九章 模式:“中層一深層”簡化還原分析
第一節(jié) 模式的表現(xiàn)方式
第二節(jié) 布萊金對非洲文達人民歌深層結構模式的研究
第三節(jié) “三聲腔”“核腔”:色彩區(qū)民歌的形態(tài)學分析
第四節(jié) 簡化還原:申克分析法應用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研究
第十章 模式變體:“中層一表層”結構分析模型
第一節(jié) 模式變體分析的目的、意義和對象
第二節(jié) 有關創(chuàng)作和表演活動的理論原則和分析方法
第三節(jié) 模式變體的三種表現(xiàn):即興、變奏與變唱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