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守華著《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演變》為2003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成果,前后經七八年時間研究并撰寫完成。該項目2010年以“良好”等級結項通過。本書2012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列入“文史哲研究叢刊”系列出版。主體論文《從(經律異相)看佛經故事對中國民間故事的滲透》于1998年在《佛學研究》上刊出后,即受學界關注。全書由17篇系列論文構成,上編是對《經律異相》《生經》《六度集經》《賢愚經》《雜寶藏經》《譬喻經》等富含文學意蘊的佛經文本的解析,下編是就某些著名故事類型作微觀與宏觀考察,或就某些深受佛教文化浸潤的少數民族口述故事代表作進行比較辨析。這些論文從見于《大藏經》的千篇漢譯佛經故事和《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這部巨著所含一萬多篇民間故事取材,在季羨林等前輩大師論著的啟迪下,借用跨國、跨民族、跨學科的比較文學方法進行開拓性的研討,所有文章在單篇刊出后即廣受好評。王立教授在題為《佛經翻譯文學與跨文化追尋的努力》的長篇書評中寫道:“著者之論常被廣為引用,且以其發(fā)表年代較早、具有較大原創(chuàng)性而為繼踵效尤者不敢不標明,可為繞不開的里程碑式高標。”本書于2013年12月獲“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民間文學藝術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