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是蒙古族青年學者,其本科階段就讀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長調專業(yè),碩士階段繼續(xù)在該院攻讀音樂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為蒙古族音樂與地方音樂研究,自此開始了長調的理論研究。在中國音樂學院攻讀博士階段又將研究對象拓展為跨界民族音樂文化中的中、蒙兩國長調研究,將研究視野拓展為結合了音樂學、民俗學、民族學、語言學和符號學的交叉研究?!丁昂投煌保褐?、蒙跨界烏珠穆沁部長調研究/中國音樂學院博士文庫》的前沿性在于揭示跨界民族音樂文化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的調適與變化規(guī)律,以及對中國民族音樂學研究領域的拓展。吳云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盟東、西烏珠穆沁旗和蒙古國烏珠穆沁人居住地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田野調查。調查工作具有全面、深入、融入式特點,從而獲得了大量真實、客觀、全面的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吳云結合了多語種文獻,翔實而全面地比較、分析了中、蒙兩國烏珠穆沁部長調的歷史沿革、傳承路徑、腔詞關系、文化變遷的內在動因及前人未及的問題。特別要指出,《“和而不同”:中、蒙跨界烏珠穆沁部長調研究/中國音樂學院博士文庫》在烏珠穆沁部禮儀性長調的變遷研究,運用口頭程式理論、表演理論與符號學理論闡釋長調的結構和口頭傳承中記憶傳承與文本、表演、語境之間的互動關系的分析具有學術創(chuàng)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