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夏海先生對國學研究的又一成果,是對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思想的研究。全書分為五個部分,計二十章。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章,主要介紹韓非其人,以及同諸子百家尤其是法家的關系。第二部分包括第五、六、七、八章,以善與惡為框架,闡述韓非的人性思想,比較分析孟子性善論和荀子性惡論,認為韓非的好利惡害屬于性惡論范疇。第三部分包括第九、十、十一、十二章,以德與法為框架,闡述韓非的法治思想,比較分析商鞅之法,認為韓非既有繼承,更有創(chuàng)新和超越,著力補充完善了商鞅有法無術的缺陷。第四部分包括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章,以君與臣為框架,闡述韓非的術治思想,比較分析申不害之術,認為由于《申子》一書大部分佚失,只能根據(jù)韓非的論述,補充完善了申不害有術無法的不足。第五部分包括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章,以官與民為框架,闡述韓非的勢治思想,該書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對比關照中西文化關于人性、法治、民本與民主的不同看法,這種做法是有積極意義的,不僅可以古為今用,而且可以洋為中用,推陳出新,再創(chuàng)中華文明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