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一章 我國土地管理制度及國際經驗
第一節(jié) 我國土地管理制度
一、城市土地管理制度
二、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第二節(jié) 我國農用地管理制度
一、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
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
三、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第三節(jié) 農用地管理制度的國際經驗
一、日本農用地管理制度
二、美國農用地管理制度
三、俄羅斯農用地管理制度
四、英國農用地管理制度
五、法國農用地管理制度
第二章 國有農用地的基本范疇
第一節(jié) 國有農用地的概念
一、國有土地
二、農用地
三、國有農用地
第二節(jié) 國有農用地的主要來源
一、農墾國有農場國有農用地的主要來源
二、華僑農場國有農用地的主要來源
第三節(jié) 國有農用地的現狀
一、整體概況
二、立法現狀
第四節(jié) 國有農用地的功能
一、經濟功能
二、社會功能
三、生態(tài)功能
四、國家安全保障功能
第三章 國有農用地所有權理論分析
第一節(jié) 國有農用地所有權的概念和性質
一、國有農用地所有權的概念
二、國有農用地所有權的性質
第二節(jié) 國有農用地所有權的主體及其代表
一、國有農用地所有權主體問題的由來
二、自然資源產權代表制度的改革方向、實踐及對國有
農用地的影響
三、自然資源產權代表制度改革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第三節(jié) 國有農用地所有者代表的可能架構及職責
一、國有農用地所有權行使主體的可能架構
二、國有農用地所有者代表主體的職責
第四章 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理論分析
第一節(jié) 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概念和性質
一、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概念
二、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性質
第二節(jié) 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取得
一、以無償劃撥方式取得國有農用地使用權
二、以有償方式取得國有農用地使用權
第三節(jié) 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登記
一、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登記的法律依據
二、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登記爭議的處理
第四節(jié) 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利用與收回
一、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利用方式
二、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權能
三、國有農用地使用權的收回
第五章 國有農用地經營理論分析
第一節(jié) 改革開放以來農墾農業(yè)經營體制演變
一、先從統(tǒng)到分
二、再從分到統(tǒng)
第二節(jié) 國有農用地資源配置方式變化
一、承包租賃的資源配置方式
二、“兩田制”的資源配置方式
三、反租倒包的資源配置方式
第三節(jié) 國有農用地經營體系分析
一、單位經營
二、職工家庭承包租賃經營
三、非職工租賃經營
四、私自開墾經營
第四節(jié) 國有農用地經營制度的特征與優(yōu)勢
一、國有農用地經營制度的特征
二、國有農用地經營制度的優(yōu)勢
第五節(jié) 國有農用地經營制度的完善
一、充分考慮農場國有農用地經營管理制度的特殊性
二、避免職工家庭經營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混淆
三、堅持農場土地承包租賃的債權性質
四、規(guī)范土地資源配置對象與期限
五、明確職工與農場屬于企業(yè)內部的勞動關系
六、按照市場價格確定土地費用并實現地利公平分享
七、搭建土地資源管理數據化、信息化平臺
八、慎用“土地承包經營”說法
第六章 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具體實踐
第一節(jié) 以經營開發(fā)為主要目的的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
一、寧夏農墾土地使用權確權進展
二、寧夏農墾國有農用地管理經驗
三、寧夏農墾國有農用地利用實踐
第二節(jié) 以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的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
一、蘆溪嶺林場國有農用地資源
二、蘆溪嶺林場國有農用地管理
三、蘆溪嶺林場國有農用地利用
四、林場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的改革
第三節(jié) 以屯墾成邊為主要目的的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
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歷史沿革
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農用地總體狀況
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農用地承包制度
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農用地確權頒證
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農用地流轉
六、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農用地有償使用
第七章 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節(jié) 國有農用地使用權認定存在障礙
一、性質認定依據不足與概念混淆
二、認定范圍沖突與認定規(guī)范缺乏銜接機制
三、權屬認定規(guī)則不完備
第二節(jié) 國有農用地管理利用機制不暢
一、國有農用地經營管理制度不適應
二、國有農用地有償利用規(guī)則不完備
三、國有農用地功能轉型遲緩
第三節(jié) 國有農用地收回管理不力
一、國有農用地收回程序不明確
二、國有農用地收回補償不合理
第八章 完善國有農用地權利體系的立法建議
第一節(jié) 優(yōu)化國有農用地所有權代表行使主體
一、將地方政府納入代表行使主體范圍
二、完善國有農用地所有權分級行使的法律體系
第二節(jié) 消除國有農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