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研究朝鮮王朝尊周思明問題的學術專著。在朝鮮成為清朝藩屬國后,朝鮮王朝王室、儒林士人、明遺民后裔仍崇祀明朝三帝、暗中遵用明朝正朔、撰修明史。本書即以這一問題為中心,結合朝鮮歷史上正統(tǒng)觀、慕華觀、事大觀、華夷觀等主流文化心態(tài)的闡釋,系統(tǒng)全面地論述了17-19世紀,自號“小中華”的朝鮮王朝尊周思明的淵源、表現(xiàn),重新解釋了清朝時期的中朝關系。全書主體分為七章,首章緒論,次章論述朝鮮王朝對明、清兩朝不同的文化心態(tài),第二至六章具體探討朝鮮王朝尊周思明的表現(xiàn),后一章則分析清朝對朝鮮尊周思明的感知與應對。著作既彌補了朝鮮尊周思明問題系統(tǒng)研究的空缺,又增加了對傳統(tǒng)中國與周邊宗藩關系的解析,開啟了重新檢視朝鮮史及中朝關系史的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