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人格理論

人格理論

人格理論

定 價:¥108.00

作 者: 郭永玉 等 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人格心理研究叢書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72010347 出版時間: 2021-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3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特色是在體系上突出人格理論的歷史與邏輯的統(tǒng)一,按照特質(zhì)理論、生物學理論、學習理論、精神分析理論和現(xiàn)象學理論的順序來編排,意味著不同人格理論之間的關(guān)系,或者它們在解決人格的不同層面的問題上所起的不同作用。特質(zhì)理論幫助我們描述人,即初步認識一個人的特點。生物學理論幫助我們從生理、遺傳甚至進化的方向去解釋人的特征。學習理論揭示了環(huán)境如何塑造人,其中社會認知理論則強調(diào)人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精神分析理論挖掘人的潛意識動機,探索心理疾病的病理機制以及免于心理疾病的方法?,F(xiàn)象學理論則向我們呈現(xiàn)人的意識經(jīng)驗的整體性和主動性,強調(diào)人的選擇和建構(gòu)世界的能力,以及生命存在的意義。

作者簡介

  郭永玉,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人格與社會心理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高校心理學類教學指導(dǎo)委員會委員,中國心理學會常務(wù)理事、心理學與社會治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心理學會理論心理學與心理學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人格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多個科研項目。在中英文期刊上發(fā)表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譯著及主編、參編學術(shù)著作或教材10余部。獲得中國心理學會學科建設(shè)成就獎、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等多項獎勵。 劉毅,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系副教授、碩士生導(dǎo)師,武漢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格與司法心理學、心理學理論與歷史。 尤瑾,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系副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健康心理學、人格的畢生發(fā)展和情緒社會性老齡化。

圖書目錄

上 冊
  1 人格理論概觀?。?br />1.1 人格與人格理論?。?br />1.1.1 人格的定義?。?br />1.1.2 人格分析的三種水平?。?br />1.1.3 人格理論 4
1.1.4 科學理論的建立與檢驗?。?br />1.2 人格理論要解決的問題?。?br />1.3 人格的理論問題?。保?br />1.3.1 人格在多大程度上由遺傳決定,又在多大程度上受環(huán)境影響?。保?br />1.3.2 對人生而言,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何者更重要 11
1.3.3 人的行為是由什么推動的?。保?br />1.3.4 自我概念有多重要 11
1.3.5 潛意識機制有多重要 12
1.3.6 人的行為是自由選擇的還是被決定的?。保?br />1.3.7 通過向人們詢問,我們能夠了解什么 12
1.3.8 獨特性還是共同性??。保?br />1.3.9 人是內(nèi)控的還是外控的?。保?br />1.3.10 心身之間有何聯(lián)系?。保?br />1.3.11 人性的本質(zhì)是什么 14
1.3.12 人的行為有多大的穩(wěn)定性?。保?br />1.4 主要理論流派 15

第一編 特質(zhì)理論
2 奧爾波特:探尋獨一無二的人?。玻?br />2.1 奧爾波特傳略 22
2.2 人格的本質(zhì)和結(jié)構(gòu)?。玻?br />2.2.1 人格的定義?。玻?br />2.2.2 人格的結(jié)構(gòu) 27
2.2.3 人格的基本單元——特質(zhì)?。玻?br />2.3 人格的動力系統(tǒng)?。常?br />2.3.1 前動性動機理論?。常?br />2.3.2 人格的動力:機能自主?。常?br />2.4 人格的發(fā)展?。常?br />2.4.1 兩種不同的人格?。常?br />2.4.2 統(tǒng)我的發(fā)展階段 41
2.4.3 人格發(fā)展中的其他基本問題?。矗?br />2.5 人格研究和測量 44
2.5.1 人格研究和測量中的方法論問題?。矗?br />2.5.2 奧爾波特對人格特質(zhì)的研究和測量?。矗?br />2.5.3 奧爾波特對人格的其他構(gòu)成的測量和研究?。矗?br />2.6 對奧爾波特人格理論的評論 49
3 卡特爾和艾森克:勾畫人格地圖的概貌?。担?br />3.1 卡特爾的人格理論?。担?br />3.1.1 卡特爾傳略?。担?br />3.1.2 卡特爾的方法學?。担?br />3.1.3 卡特爾的特質(zhì)心理學思想?。担?br />3.1.4 卡特爾對特質(zhì)的研究與測量 65
3.2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罚?br />3.2.1 艾森克傳略?。罚?br />3.2.2 艾森克的層次特質(zhì)觀?。罚?br />3.2.3 艾森克的人格發(fā)展觀 77
3.3 對卡特爾和艾森克理論的評價?。罚?br />4 麥克雷和科斯塔:建構(gòu)人格的元理論框架?。福?br />4.1 人物傳略?。福?br />4.2 人格分類系統(tǒng)的共識 84
4.2.1 詞匯學取向的探索?。福?br />4.2.2 理論取向的支持 87
4.2.3 原型取向的界定?。福?br />4.3 五因素模型的發(fā)展 91
4.3.1 五因素模型的真實性?。梗?br />4.3.2 五因素模型的綜合性?。梗?br />4.3.3 五因素模型的跨文化普適性?。梗?br />4.3.4 五因素模型的生物學根源?。梗?br />4.4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提出?。梗?br />4.4.1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人性假設(shè) 98
4.4.2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基本構(gòu)成元素?。保埃?br />4.4.3 五因素人格系統(tǒng)的運作過程?。保埃?br />4.4.4 五因素人格理論的合理性 105
4.5 五因素人格理論簡評?。保埃?br />第二編 生物學理論
5 巴甫洛夫、艾森克和格雷:“喚醒”人格的生理基礎(chǔ)?。保保?br />5.1 人格的生理類型論?。保保?br />5.1.1 巴甫洛夫傳略?。保保?br />5.1.2 四液說?。保保?br />5.1.3 神經(jīng)活動類型理論 114
5.1.4 體型說?。保保?br />5.2 喚醒與人格 117
5.2.1 內(nèi)外向的生理基礎(chǔ)?。保保?br />5.2.2 神經(jīng)質(zhì)的生理基礎(chǔ) 120
5.2.3 精神質(zhì)的生理基礎(chǔ)?。保玻?br />5.3 敏感性強化理論?。保玻?br />5.3.1 格雷傳略?。保玻?br />5.3.2 敏感性強化理論?。保玻?br />5.3.3 行為激活系統(tǒng)與行為抑制系統(tǒng)對人格變量的解釋?。保玻?br />5.3.4 格雷敏感性強化理論的應(yīng)用研究?。保玻?br />5.4 感覺尋求 127
5.4.1 克洛寧格的三維人格模型?。保玻?br />5.4.2 朱克曼的研究?。保常?br />5.5 大腦不對稱性和神經(jīng)遞質(zhì) 133
5.5.1 大腦功能模塊化?。保常?br />5.5.2 大腦不對稱性及其個體差異?。保常?br />5.5.3 神經(jīng)遞質(zhì)?。保常?br />6 從高爾頓到普洛明:行為遺傳學?。保矗?br />6.1 高爾頓的遺傳理論?。保矗?br />6.1.1 高爾頓傳略?。保矗?br />6.1.2 遺傳血統(tǒng)論?。保矗?br />6.1.3 遺傳決定論?。保矗?br />6.1.4 祖先遺傳律?。保矗?br />6.1.5 優(yōu)生學?。保矗?br />6.1.6 高爾頓遺傳理論的貢獻與影響 149
6.2 經(jīng)典行為遺傳學理論?。保担?br />6.2.1 普洛明傳略?。保担?br />6.2.2 遺傳學基礎(chǔ)?。保担?br />6.2.3 數(shù)量遺傳學的研究及發(fā)現(xiàn) 154
6.2.4 對遺傳率的解釋?。保叮?br />6.3 分子遺傳學?。保叮?br />6.4 遺傳與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天性與教養(yǎng)之爭 165
6.4.1 環(huán)境:人格發(fā)展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保叮?br />6.4.2 遺傳與環(huán)境的交互作用?。保叮?br />6.5 行為遺傳學理論評價?。保罚?br />7 以巴斯為代表:進化人格心理學 174
7.1 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保罚?br />7.1.1 心理機制是進化選擇的結(jié)果 174
7.1.2 心理機制的形成過程?。保罚?br />7.1.3 心理機制的特性?。保罚?br />7.1.4 進化心理學的心理發(fā)展觀?。保罚?br />7.2 圖比和科斯米德斯的進化人格心理觀?。保罚?br />7.2.1 人物傳略?。保罚?br />7.2.2 人的共性 179
7.2.3 從進化觀看個體差異?。保福?br />7.2.4 從進化觀看群體差異?。保福?br />7.3 巴斯的進化人格心理觀?。保福?br />7.3.1 巴斯傳略?。保福?br />7.3.2 個體差異是解決社會適應(yīng)問題的關(guān)鍵?。保福?br />7.3.3 策略促進和策略干擾?。保福?br />7.3.4 人格五因素在解釋適應(yīng)問題中的作用?。保梗?br />7.3.5 人格的性別差異?。保梗?br />7.3.6 人格一致性與行為多樣性 195
7.4 麥克唐納和內(nèi)特爾的人格心理學?。保梗?br />7.4.1 人物傳略 196
7.4.2 麥克唐納的人格心理學觀點?。保梗?br />7.4.3 內(nèi)特爾的人格心理學觀點?。玻埃?br />7.5 進化人格心理學的評價?。玻埃?br />7.5.1 進化人格心理學的貢獻?。玻埃?br />7.5.2 進化人格心理學的局限 205
第三編 學習理論
8 華生和斯金納:行為主義?。玻埃?br />8.1 華生的人格理論?。玻埃?br />8.1.1 華生傳略?。玻埃?br />8.1.2 人格界定 211
8.1.3 人格形成與改變?。玻保?br />8.1.4 如何研究人格?。玻保?br />8.1.5 情緒?。玻保?br />8.1.6 病態(tài)人格?。玻保?br />8.1.7 理論評價 217
8.2 斯金納的人格理論?。玻保?br />8.2.1 斯金納傳略?。玻保?br />8.2.2 人格結(jié)構(gòu)?。玻玻?br />8.2.3 人格動力?。玻玻?br />8.2.4 人格發(fā)展 231
8.2.5 理論評價?。玻常?br />9 多拉德和米勒:基于“驅(qū)力”的行為理論 237
9.1 人物傳略?。玻常?br />9.2 人格結(jié)構(gòu) 240
9.3 人格動力?。玻矗?br />9.3.1 學習原理?。玻矗?br />9.3.2 習得性恐懼 248
9.3.3 挫折與攻擊?。玻矗?br />9.3.4 沖突?。玻担?br />9.4 人格發(fā)展?。玻担?br />9.4.1 人格發(fā)展路徑?。玻担?br />9.4.2 異常人格的發(fā)展 255
……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