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焦點: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批評研究·
浪漫主義的自然觀及其詩學呈現 施耐德(Helmut J.Schneider)/文 林振華/譯
修辭轉化與浪漫的詩學 韋爾貝利(David E.Wellbery)/文 林振華/譯/
批評的使命與文學共和國的危機 喬恩·克蘭徹(Jon Klancher)/文 胡繼華/譯
·文論前沿:深文隱蔚,萬慮一交·
拉莫主義、修辭和暴力:論馬洛《巴黎大屠殺》中的拉莫殉道場景 姚云帆
彼得·拉莫和循道宗的命名:拉莫式布道術以降的中世紀科學 瓦爾特·昂格(Walter J.Ong)/文 葉仁杰/譯
謝默斯·希尼與愛爾蘭民間文學 戴從容
非理性的空間——《魔山》中的“瓦爾普吉斯之夜” 黃蘭花
科學和哲學如何源于生活?——海德格爾論實際生活及其兩種表達形態(tài) 劉明峰
·文化間性研究:無曰紛雜,皎然可品·
血與土的政治:漢娜·阿倫特、喬治·艾略特與現代歐洲的猶太問題 莫尼卡·毆不里恩(Monica O'Brien)/文 張錦/譯
思念永恒的孤獨旅者:女詩人鄭敏 秋吉久紀夫(Akiyoshi Kukio)/文 蔣笑宇 劉燕/譯
亞洲、老子與普魯拉貝爾:透過喬伊斯的“裂鏡”反觀中國和日本 伊東榮志郎(Eishiro Ito)/文 馮瑩瑩/譯 劉燕/校
·經典譯述:經籍深富,辭理遐亙·
實在性概念與小說的可能性 漢斯·布魯門伯格(Hans Blumenberg)/文 胡繼華/譯
修辭當代意義的人類學研究 漢斯·布魯門伯格(Hans Blumenberg)/文 胡繼華/譯
修辭敘事學和言語行為理論(下) 邁克爾·卡恩斯 (Michael Kearns)/文 羅懷宇/譯
·新著攬英·
追溯詩哲對話 柳燕 等
Abstract
《跨文化研究》稿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