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壽(1897—1971),原名天授,字大頤,號壽者;早年署阿壽,懶道人等;晚年常署頤者、雷婆頭峰壽者。1897年3月14日生于浙江省寧??h北鄉(xiāng)冠莊村,父名秉璋,縣學秀才,為人忠直仁厚,母周氏聰敏賢達。潘家起初薄有祖產,后漸趨困頓。潘天壽自幼溫厚篤實,勤奮好學。七歲進私塾,文章日課之外,喜書法繪畫篆刻,從寫描紅格開始,每天寫一張從不間斷,又熱衷于臨摹《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小說插圖,連鄉(xiāng)里祠廟墻壁門窗上的彩繪人物、山水、花鳥,也都一一心記而加以摹仿。十四歲,進入寧海縣城的國民小學讀書,對《瘞鶴銘》和《玄秘塔》《芥子園畫傳》等朝夕臨事,愛不釋手,并決心要一輩子研究中國畫。十九歲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浙江第一師范學校。潘天壽一生經歷晚清、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少年時代鮮為人知,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來反映這段經歷也是一種新的嘗試,使人們更全面地了解這位書畫藝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