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文物考古熱土荒丘五十年:中亞考古回憶錄

熱土荒丘五十年:中亞考古回憶錄

熱土荒丘五十年:中亞考古回憶錄

定 價:¥78.00

作 者: [烏茲別克斯坦] 瑞德維拉扎 著,陳杰軍 譯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59842817 出版時間: 2021-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科學院院士、著名考古學家瑞德維拉扎教授的學術生涯回憶錄。從19世紀末開始,中亞地區(qū)有許多聞名于世的考古發(fā)現(xiàn),這與享譽世界的老一輩考古學家如M. E. 馬松教授、普加琴科娃教授等杰出學者的長期努力密不可分。他們是本書作者的考古學引路人和人生導師。這部回憶錄反映出一個曾經(jīng)輝煌的中亞考古大發(fā)現(xiàn)的時代,以及一大批優(yōu)秀的考古學家是如何在考古實踐中成長的往事。 作者的求學生涯、隨后參與或主導的一系列考古工作,以及和師友之間的交往,構成了本書的主體。作者敘事簡潔流暢,論述清晰縝密,書稿兼具學術性和可讀性。通過本書,讀者既能深入了解北高加索和中亞重大考古項目的發(fā)展脈絡,也能走進考古學者的日常生活,了解考古工作的艱辛與趣味,更能切實體會到兩代優(yōu)秀中亞考古學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這是一部能夠激勵人們愛上讀書治學、激發(fā)對考古學的好奇與興趣的不可多得之作。

作者簡介

  作者:(烏茲別克斯坦)瑞德維拉扎(Эдвард Васильевич Ртвеладзе,1942—),考古學博士、教授,烏茲別克斯坦國家科學院院士, 烏茲別克斯坦總統(tǒng)特別顧問,考古學家、壁畫學家、錢幣學家。1986—2016年一直擔任烏茲別克斯坦國家考古隊隊長,參加過一百多次在中亞、高加索和塞浦路斯開展的考古考察活動,主持發(fā)掘玄奘取經(jīng)拜訪過的鐵爾梅茲古城郊外的佛寺群遺址等,有木鹿古城遺址、尼薩古城帕提亞宮殿的象牙來通等著名考古成果。著有30部專著,代表性著作有《偉大的絲路》《貴霜朝大夏佛寺考古》《絲路錢幣兩千年》《從粟特到高加索:考古所見的黑貂-黑海之路》;在世界許多國家發(fā)表數(shù)百篇有關歷史、考古、錢幣、古代銘文和藝術史的科研文章。榮獲烏茲別克斯坦杰出貢獻獎章、“舒赫拉特”(Shuhrat)國家獎等。 譯者:陳杰軍,俄語翻譯、自由撰稿人。曾于1995年至1999年在中國駐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大使館經(jīng)濟商務參贊處做經(jīng)濟外交工作。翻譯出版的譯著有吉爾吉斯斯坦歷史人物傳記《山國女王庫爾曼江和她的時代》(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圖書目錄

第一部

引 言 / 003
一 基斯洛沃茨克,感受考古 / 007
二 切格姆,最初的考古考察體驗 / 031
三 M. E. 馬松在基斯洛沃茨克 / 051
四 古老的梅爾夫 / 071
五 在烏茲別克斯坦最初的日子
  與 G. A. 普加琴科娃一起在粟特從事考古勘察 / 098
六 M. E. 馬松教授的最后一段路線
  克什考古的地形考察 / 117
結束語 / 132
第二部

引 言 / 135
七 塔什干國立大學考古教研室和歷史系 / 137
八 大學生科學考古小組 / 165
九 無價知識的寶庫 / 181
十 野外考古實踐 / 191
十一 梅爾夫古城,南土考古綜合考察 / 199
十二 基什和納赫沙布
  克什考古地形考察 / 212
十三 大學生的日常生活
    一間朝向克倫克爾大街的宿舍 / 222
十四 第一次去摘棉花 / 248
十五 暑假,在北高加索的考察和路線 / 255
十六 返回塔什干 / 266
十七 第一次來到巴克特里亞
  哈騰—拉巴特 / 27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talentonion.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