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國學指中國古代的文化和藝術,既包括形而上的意識形態(tài)、思想觀念和倫理規(guī)范;又包括形而下的衣食住行、歲時節(jié)令和婚喪嫁娶等。衣食住行,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物質生活需要,也是每個人每天都要經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常用詞語都與衣食住行有關。比如佩服、后裔、冠冕堂皇等,與衣飾習俗有關;斟酌、膾炙人口、無米之炊等,與飲食習俗有關;基礎、棟梁、升堂入室等,與居住習俗有關;徑直、駟不及舌、倒屣相迎等,與行走習俗有關。而其中的衣飾文化和飲食文化,更是與人類的個體生存和禮制文明密不可分。本書通過介紹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吃什么”“怎么吃”和“為什么吃”,以及傳統(tǒng)衣飾文化的“穿(戴)什么”“怎么穿(戴)”和“為什么穿(戴)”,進一步傳承我國傳統(tǒng)文化與積累國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