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泉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亞洲固體離子學會副主席和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理事長。在中國率先開展鋰電池及相關材料研究。在國內首先研制成功鋰離子電池。解決了鋰離子電池規(guī)?;a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xiàn)了鋰離子電池的產業(yè)化。近年來,開展了全固態(tài)鋰電池、鋰硫電池、鋰空氣電池、室溫鈉離子電池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中的物理化學過程及相關材料的設計、合成、表征、物理和電化學性能及其應用研究,為開發(fā)下一代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奠定了基礎。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中科院科技進步特等獎和二等獎,2007年獲國際池材料協(xié)會終生成就獎。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全紅教授天津大學化工學院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和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從事碳功能材料、新型二維材料和先進電池研究,在致密儲能和鋰硫催化方面取得進展。獲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和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項。擔任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副主編, Carbon 和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等10余份刊物編輯和編委。發(fā)表 SCI 論文200余篇,他人引用25000余次, H 因子88。擁有中國和國際授權發(fā)明專利40余件。李泓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固態(tài)鋰電池、電池失效分析、固態(tài)離子學,目前是科技部先進能源領域儲能方向主題專家,工信部智能電網(wǎng)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總體組專家和項目責任專家,國家新能源汽車創(chuàng)新中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秲δ芸茖W與技術》常務副主編,中國化工學會儲能工程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副主任。國際固態(tài)離子學會、國際儲能聯(lián)盟科學執(zhí)委會等組織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