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1
緒 論 ……………………………………………………………1
第一章 縣官群體與縣治全面困頓的時代 ……………………29
第一節(jié) 清末國家治理體系中縣治、縣官群體的衰敝 …… 29
第二節(jié) 地方自治:改革縣治、縣官群體目標模式的錯置 …33
第三節(jié) 縣級施政能力急劇疲萎 …………………………… 37
第二章 縣官選拔的制度變遷與巨大制度缺口 ………………41
第一節(jié) 清末時期縣官選拔制度的變革 …………………… 41
一、科舉制選拔制度危機的積累 ……………………………41
二、清末廢科舉、興學堂時期縣官選拔制度不成功的變革 49
第二節(jié) 民初至北洋時期選拔制度改革的文本與流弊的積聚 58
一、南京臨時政府時期的改革之風 …………………………59
二、北洋時期縣官的選拔與任用 ……………………………65
三、北洋時期有名無實的縣官考核和獎懲制度 77
第三章 縣官職責和縣級治理文勝于質的變革 ………………93
第一節(jié) 刑名與錢谷:清末時知縣職責的跛足 ………………93
一、司法詞訟新規(guī)的缺失 ……………………………………94
二、賦稅征收中的亂象 ……………………………………104
第二節(jié) 北洋時期縣知事治理不成功的轉型 ………………117
一、鄉(xiāng)村治理的嚴重缺失 ……………………………………118
(一)對土地與農民的遺棄 …………………………………121
(二)對地方士紳的過度依賴 ………………………………129
二、城市治理的挑戰(zhàn)與應對 …………………………………142
(一)社會治安的新挑戰(zhàn) ……………………………143
(二)市政規(guī)劃和市政建設的考驗 …………………………149
第四章 縣域政治轉型的表相與實相 ………………………155
第一節(jié) 地方議事會與縣治新機制中的縣官 ………………156
第二節(jié) 商會、教育會、新聞輿論與地方施政 ……………166
一、商會與地方施政 …………………………………………166
二、教育會與地方施政 ………………………………………185
三、新聞輿論與地方施政 ……………………………………192
第五章 賢與不肖倒置環(huán)境中的濁流與清流 ………………205
第一節(jié) 清末民初官場施政空間的窄鄙 ……………………205
一、賢與不肖倒置的官場環(huán)境與吏治潛規(guī)則 ………………205
二、縣官與佐雜群體的合作及矛盾 …………………………210
(一)門丁胥吏 ………………………………………………211
(二)私聘的幕府 ……………………………………………213
第二節(jié) 官場濁流中可數(shù)的清流 ……………………………216
結 論 …………………………………………………………241
附 錄 …………………………………………………………249
參考文獻 ………………………………………………………277
后 記 …………………………………………………………289
圖表目錄
表一:縣官的出身背景(以乾隆十年、道光三十年為例) 42
表二:縣官的出身背景(以光緒二十六年、宣統(tǒng)元年為例) ……… 45
表三:各類學堂對應的獎勵出身和授職情況 ………………… 52
表四:部分縣民政長任職情況 ………………………………… 61
表五:無錫縣知事等任職情況 ………………………………… 81
表六:嘉興縣知事等任職情況 ………………………………… 83
表七:吳縣知事任職情況 ……………………………………… 84
表八:江陰縣知事等任職情況 ………………………………… 85
表九:常熟縣知事任職情況 …………………………………… 86
表十:崇明縣知事等任職情況 …………………………………87
表十一:嘉定縣知事等任職情況 ……………………………… 87
表十二:青浦縣知事等任職情況 ……………………………… 88
表十三:上海縣知事任職情況 ………………………………… 90
表十四:清朝賦稅結構的變化…………………………………… 104
表十五:川沙廳光緒五年至宣統(tǒng)二年田賦征收額 ………………105
表十六:光緒三十二年蘇州府屬一廳九縣實解田賦情況 ………107